美文网首页
181213角色行为是职业行为的思维模型

181213角色行为是职业行为的思维模型

作者: 天悦刘洋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19:04 被阅读40次

    什么是角色?

    父亲在孩子面前就是爸爸,爸爸就是孩子眼里的一个角色。

    一个成年男人或许会有多种角色,例如:在孩子面前是爸爸,在自己爸爸面前是儿子,在妻子面前是丈夫,在下级眼里是领导,在上司面前是下属。一个人在社会中会承担多种角色,扮演多种面目,行使社会、伦理、责任所带来的角色行为。比如:当爸的时候要有当爸的样子,当丈夫的时候要有当丈夫的样子,当领导的时候就要有当领导的样子。如果不是对应角色的那个样子,轻者会被周围人悄悄指责,重者会惹来一些麻烦或者惩罚。

    角色已定,角色行为必然成为众视行为。

    角色行为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屁股决定脑袋的行为,即在其位谋其政。

    角色行为可以分解为二条线来描述:

    一是角色赋予的职责和自己应该拥有的角色感。二是一个角色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习惯。

    总经理做总经理的战略和全局的事,部门经理做部门经理执行和效率的事。总经理的角色和部门经理的角色不能倒过来做,也不能搅在一起做。这就是说每一个角色都有一个对应的职责、对应的层面、对应的思维、对应的行为;角色和角色感长期如此就会定格人的行为习惯,也叫做角色行为习惯。

    知道自己的角色,才能清晰自己应该拥有的习惯和能力,应该坚守的原则和所承担的责任。如果模糊了这些必须要知道的东西就会很被动,该说还是不该说,该做还是不该做,该学还是不该学,都会模糊。容易失去自我,容易越界,也容易被边缘化、被淘汰。

    角色和角色感融为一体角色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为角色不是人,角色感才是一个具体的人。好比公司的法人不是人,法人代表才是人。代表角色的具体人的感觉和角色所赋予的职责融合了就是最佳的角色者了。

    例如:在工厂里检验是一个角色,检验员是一个人。检验员在检验产品的过程中必须履行检验职责所赋予的检验流程和检验标准,检验员在检验产品过程中的行为是检验角色行为,不是个人行为。不能用个人行为替代检验行为,不能用个人标准替代检验标准。如果检验员在检验产品过程中怕得罪人、怕被检验者不高兴,这就是属于角色感出问题了,也属于角色感与角色不融合了,这种人的角色感出问题后会导致企业组织里一个角色出现问题,会引发产品出现事故的风险。

    角色在企业组织结构里是一个角色,在一个稳定的企业里其组织结构里的角色基本上是稳定不变,要变化的是承担角色的人。角色在企业里的职责和运行效果与角色的代表人(承担角色的人)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以,企业行为与个人行为,角色行为与个人行为,要能够区分清楚才能避免角色感的丧失。这个过程是角色转换能力的过程,是个人心力成长的过程,是大局观清晰的过程。

    所以,角色感和角色匹配了、融合了,其行动就是职业行为了,其结果就是角色所需要的结果,或者说是企业所需要的结果。

    “角色—行动—结果”是企业组织实现目标的行为路线图,个人角色感与之对应的行动就是职业行为了。

    学管理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学管理最难的地方是学到角色感。

    拥有角色感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拥有角色感最难的地方是一个人的“心力”。

    “心力”是承受压力的能力、是承受丢人的能力、是承受被人误解的能力。

    拥有管理能力必须要掌握什么?

    拥有管理能力必须要掌握理解公司的使命、价值观、理念、愿景;清晰公司的方向和目标;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工作要点。

    然后呢?比如总经理如何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做一个有领导能力的总经理首先是:意识在先、思维跟进;目标导向、引导先行;其次是掌握例会、协调会、办公会、决策会的要领和开法,能够及时信息畅通、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困难、能够保证公司的方向和大家的共识始终在一个方向上。再下来就属于具体的操作层面,属于经验和实战类的方法类和模型类了。

    例如: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动态十分清晰,对重要的业务模块心中有数,要了解主要人员和骨干人员的:心理、心态、心能、性格、偏好,收入、家庭、愿望、关注点,掌握这些人的价值观和能力,便于关心到位、沟通畅通。要对各个板块(部门)工作内容、工作线路、工作计划清晰,便于检查到位、激励到位、要求到位、处罚到位。

    角色行为是职业行为,角色行为一定是企业行为,一定是大局行为。做到了这一点其行动和结果一定会在企业的目标和方向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81213角色行为是职业行为的思维模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nb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