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用得好,对孩子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用不好,带来的麻烦也不少。
我们曾经在后台收到过这样两则留言:
一位妈妈留言:
在我们家,做家务和金钱挂钩,整理卧室1块钱,擦玻璃2块、打扫客厅1 块.....孩子因为奖励,做家务活也比以前勤快了不少。
直到昨天发生了一件小事,让我怀疑我是不是做错了。中午做饭不小心切到了手,洗碗的时候就想着让儿子帮忙。
孩子问:“帮你洗碗,有没有钱呀”
“没有”
“那我不洗。”
我很难过孩子会变得这么没有责任心,这么自私。
另一位妈妈留言:
我的孩子总爱跟我讲条件怎么办?就连吃个饭,都要拿零食跟我讨价还价。
今天晚上甚至对他爸爸说:“你要是一会不带我去超市买巧克力,我就再也不吃饭了!”
他爸爸气的差点动手,不知道该拿这孩子怎么办。
这两条留言看似没有共同之处,实际上,都是父母日常无心的奖励惹的祸。
经过了解,这位妈妈平常习惯性和孩子谈奖励,干好家务活有什么奖励,好好吃饭有什么奖励,一开始,效果显著,但到了后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不可否认,奖励可以短暂地刺激孩子动力,然而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功利,甚至索求更多,变本加厉。
滥用奖励造成的负面影响还不止如此。
国外有位心理学博士曾经做过一项实验,让三组小孩子玩绘画游戏
第一组孩子被告知画画就能得到奖励;
第二组孩子不做任何处理,没有奖励;
第三组孩子小孩子事先并不知道会获得奖励,但是结束会有惊喜。
几天后,这位博士重新让这些孩子玩绘画游戏,只不过这次不给任何孩子奖励。
结果发现:期望有奖励的孩子对绘画游戏的兴趣,远低于没有得到奖励的孩子。
所以,父母把奖励作为前提,往往会让孩子对本来有兴趣的事变得没兴趣了。
有这样一个的故事: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
老人家忍无可忍,想了一个办法,他叫来这几个孩子,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并且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一听钱少了这么多,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你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
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为得到钱而玩”。
一旦没有了钱做奖励,孩子自然而然失去了动力,甚至是玩游戏的兴趣。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如果按照外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
而奖励,就是一种外部动机。
比如学习、学琴、学画画,你总是跟孩子说,“你好好学,给你买新玩具!”
说得多了,会让孩子误以为学习是为了“奖励,而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兴趣,把孩子内在动力的给浇灭了。
最后,你再拿新的奖励与孩子周旋,恶性循环。
那么到底可不可以奖励孩子?
当然可以。我不反对父母奖励孩子,就像大人在工作中,偶尔的奖励能让自己更努力,只不过父母一定要注意时间和场合以及方式方法。
第一、多用精神奖励
孩子做了正确事情,给孩子奖励是应该的。但奖励不是目的,而是辅助性的评价。
对孩子而言,奖励不需要是多贵多好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态度。
不妨从鼓励入手,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态度、坚持和进步,这样才有可能激励出孩子内在的动力。
第二、少用金钱奖励
金钱奖励用不好,很容易让孩子形成错误的金钱观。
当你把所有要做的事情都明码标价,最后很可能孩子觉得:任何事情都可以用金钱解决。
而且,所有靠金钱激发起来的行为,必须靠金钱来维持。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个妈妈,用金钱奖励孩子做家务,没有了钱 ,他甚至都不愿意帮助受伤的妈妈。
所以,如果金钱奖励你把握不好标准,建议慎用,如果用了,也要注意频率和数额。
第三、属于孩子的责任,不奖励
什么是属于孩子的责任?
比如吃饭、写作业、收拾自己的房间,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责任,父母滥用奖励,孩子就不知道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不妨跟孩子说清楚,不做这些事情的后果:不吃饭,饿了就没得吃;不写作业,就得挨老师批评;不收拾玩具,下次就没得玩......
属于孩子“应该做的事”,那就必须做,一点条件都没得讲,如果是其他的事情,比如帮爸爸洗车,帮妈妈跑腿,偶尔的奖励是无伤大雅的。
扫码关注尚学趣英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