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要回家了,对于在家那段时间要做的事情提前做个计划。
和孩子一起讨论“学习和价值”
前两天刷到一个视频:老师问了三个小学生100分和100万你选择哪一个,三个孩子都回答要100分。老师问为什么?一个孩子说他的目标就是100分;一个孩子说100分可以让他的妈妈很快乐;一个孩子说现在的100分在将来可以获得更多的100万。
我要把这个视频找出来给儿子看看,问问他的想法,然后我会告诉他应该选择100万。
分数能迈近1/3的行列就可以了!分数高了, 老师喜欢、同学羡慕、家长高兴 ,这种场景造成的结果有两点不妥。
一是孩子对成功的定义单项化,以为只要成绩好,称赞荣誉等就会随之而来,怀揣这种想法踏入社会会很受伤的。我有看到过遭受挫折的“好学生”一蹶不振的事儿。
二是成绩的攀比会让孩子习惯了人和人之间是零和博弈的关系。有人成绩好,就一定有人成绩差,有人赢就一定有人输,这种思维方式会让将来的他很焦虑。
我想告诉他,人与人之间的最好交往模式是“共赢”!我们每一个人只有让他人获得的情况下自己才能有收获。
老师让孩子获得知识,从而自己得到工资;公交车让位于老人,自己获得感谢;官员治理一方,福泽百姓,从而获得政绩名声;包子店让旅人果腹,从而获得利润;……
彼此的关系是共赢,你好我也好,你好我才好。能够满足他人的需要,就是自己价值的提现,通过学习可以增加自己的价值。
学习不是目的,成绩不是唯一。学习是射出去的箭,是过程,是不可回头的,“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的学习时光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要倍加珍惜呀!
成绩不是箭靶,自己将来的价值才是努力的方向,时时问自己,我能提供什么?就好比技术菜的人你不愿带她一起飞,成绩好也不行,除非考试能让你抄,少打你小报告等能让你有收获的情形出现,而这却正提现了她的价值。
面对街边的乞丐,施舍十块钱,他获得一顿饭钱,你收获一时感激;施舍一份工作,他获得长久的饭票,你收获一世的回报。
在一时和一世的差异里体现出你自己价值的大小!学习这件事情本身恰恰可以提升你的价值!
以上发生在想象中的谈话就是回家后要做的一件事情,看看变为现实后会有怎样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