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怡,有没有储蓄的那种重疾险推荐呀”,记得刚入行时有朋友这么问道,在此之前,我知道她并没有买过任何保险,也就是说重疾险是她认可的第一类商业保险。
“这个平安福我想退了,你帮我看看可以退多少呢”,前段时间一个亲戚让我帮忙看看保单的情况,她在缴纳保费近2万的平安福的第6个年头,才发现没有配齐医疗险而感到被骗。
给大家讲这两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没错,重疾险真的很重要,几乎成了我们年轻人认可保险、购买保险的第一类;但大家购买时如果只是听从销售推荐,难免又成了高佣金的贡献者,而忘了搭配医疗险。
那究竟重疾险是什么呢?应该怎么搭配购买呢?今天我们且先从发展的过程去加深对重疾险的认识。
顾名思义,重疾险就是“重大疾病保险”。
是指当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罹患保单合同指定的重大疾病并确诊后,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从创立之初至今也不过37年的历史。
保险行业的重大疾病通常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病情严重”: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2、“治疗花费巨大”:此类疾病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药物或手术治疗,需要支付昂贵的医药费用。
一、重疾险的起源
1983 年,世界上第一张重疾险保单诞生于南非,保障 4 种疾病。
南非医生 Dr Marius Barnard (巴纳德)是著名的心脏外科医生,他发现虽然手术可以救治很多病人,但病人出院后生活拮据,不得不恢复工作,缺乏足够的康养,很多人还是会复发而死亡。
巴纳德医生深刻认识到,他可以救活一个人的生命,却无法挽救一个家庭的经济生命。“因此我设计了一种保险产品,它能够解决病人在被确诊为重大疾病的时候能够获得一笔保险金作为治病的费用,而不是到身故之后才获得赔偿,那样对病人无济于事”。
于是他去说服南非的一家保险公司,在他的倡导下,1983年,全世界第一张重大疾病险诞生了。这在当时是很有开创性的发明,很多保险公司也迅速开发重疾险,这种关注病人生存质量的保险,很快就风靡全球。
二、重疾险引入中国
1995 年,重疾险被引入中国市场。
初期的重疾险还不像现在这般声名远播,老百姓对于保险的认知更多还是人寿险,重疾险只是作为保障几种或十几种疾病的附加险而存在。
那时候,各家公司对疾病和理赔条件的定义差异很大,这给后来的群体性诉讼埋下了毒瘤。
由于中国人喜欢储蓄、偏爱存钱,所以很多重疾险也被设计成分红型,消费者心态更看重分红收益,附加一点重疾保障。
三、分红型重疾险被叫停
1998 年11月,保监会成立,当时国内的重疾险还很不成熟,定价没有标准,发病率没有数据,更没有任何国内的重疾险经验数据。
监管层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分红型重疾险销售的隐患极大,并于2003年叫停了分红型重疾险,规定不能将健康保险设计成分红产品,让重疾险回归保障的初心。
四、 “保死不保生” 诉讼
2006 年初,深圳多名投保人集体起诉友邦保险。消费者认为:有的疾病理赔条件过于苛刻,不符合通行医学手段;有的理赔条件,可能快死了都无法达到。重疾险 “保死不保生” 的结论,就此传开。
这就是当时的现状,各家公司条款差异很大,理赔纠纷层出不穷。这种群体性事件也让监管层意识到了完善重疾险规定的紧迫性。
五、统一重疾险定义
为了遏制保险行业中的乱象,2007年,保监会发布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强制要求各保险公司遵照执行,投保者也不用担心保险公司玩猫腻。
《规范》中纳入的25种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占国内重疾发病率的98%,我国也成了世界上第四个指定并使用统一重疾险定义的国家。至此,重疾险产品保障哪些疾病,被保险人患病后在哪种情况下可以获得赔付,全都一目了然。
除了这25种重疾规定,保险公司如果想通过增设重疾种类来提高产品竞争力,保监会则不再做统一要求。
从2007年起,各大公司就纷纷推出新产品,保障的病种也越来越多。2004年国寿的重疾保障病种近20种,2007年平安就增加至30种,直到现在,几乎所有重疾产品的保障病种都高达100种以上,成为行业趋势。
六、费率改革
从 1999 年以来,监管规定重疾险的预定利率不能超过 2.5%,直到 2013 年 8 月,保监会才取消了这一规定,改为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
新政策放开人身保险预定利率,定价权交给保险公司和市场,越来越多性价比高的重疾险产品也就出现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2013 年之后的保险越来越便宜了。
此外,2013 年还有保险公司推出了只保重疾、不含身故责任的“消费型重疾险”,也大大降低了重疾险保费。
七、最新生命表推出
保险产品定价是以数据精算为基础,2017年发布的生命表制作周期历时10年,其中样本数据包含3.4 亿张保单、185万条赔款数据,覆盖1.8亿人口,样本数量为世界之最。
最新生命表的推出只是给保险公司定价一个更科学的参考,并不意味着会对寿险定价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不预示着未来保费的上涨或是下降。
八、2020年重疾新规修订
目前通行于各大保险公司的重疾定义于2007年开始使用,至今也有13年。13年的时间足以支撑医疗技术的巨大进步,定义里不少理赔条件已经不太符合现有医疗手段,争议也随之而来。
所以保监会发布了2020年重疾新规修订意见稿,此次重疾新规修订也是与时俱进,主要在重疾种类、疾病定义、赔付比例等方面多有调整。但关于新规何时实施,官方还没有发布确切时间。
这个最新的修订与我们每个人联系更紧密,大家不妨多看看:
有利部分
1
规定的重疾种类增加了:25种→28种+3种
在25种法定重疾的基础上,新增了3种重疾,分别是严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克罗恩病、严重溃疡性结肠炎。同时还规定了3种轻症,即轻度恶性肿瘤、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
2
部分疾病的理赔定义变宽松
比如重大器官移植术,多了对小肠的异体移植;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的理赔条件,从“开胸”变成了“切开心包”等,更符合临床的实际情况。
不利部分
1
轻度甲状腺癌,被踢出重疾
甲状腺癌一般治愈率高、花费低、危害小,很多患者的治疗费用不足5万。新的重疾定义中,明确把“TNM分期为Ⅰ期或更轻分期的甲状腺癌”,踢出了保障范围。虽然更符合重疾险的初衷,但是患者能拿到的钱变少了。
2
轻症理赔比例,不得超过30%
新规明确规定,规范中的“轻度疾病”,也就是轻度恶性肿瘤、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赔付比例不得超过30%。
3
原位癌被开除
以前大多数产品把原位癌算作轻症,能给到20-45%的赔付;而在新的“轻度恶性肿瘤”的理赔定义中,明确把“原位癌”踢出了保障范围。
总结
目前国内有近 200 家保险公司,各家公司都在不断开发迭代产品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无论是轻症、中症、豁免、多次赔付,市场产品百家齐放。当市场竞争越来越多元、信息越来越透明时,消费者才可能得到更优更个性化的选择。
与此同时,每年上千亿的理赔款,通过重疾险这种伟大的发明,给不幸的家庭送去理赔和守护,正如巴纳德医生所言,“大家都需要保险,不光因为人人都会死,还因为我们都想好好的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