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必须知道,也渴望了解——什么是规矩。
男孩如同猴群,当他们找到了可服膺的权威,确认了老大的存在,也等于确认了环境的安全、生活的秩序、关系的和谐。
一份让他清楚界限,有约束力且充满威望,可信可靠的爱,才能造出怀有敬畏之心,性格平和,不需索无度的男孩。
苦心经营的男孩却往往被人大呼——没教养。
男孩的创意足、怪点子多,常会冲动行事,男孩精力旺盛,控制力差,难免会出粗手粗脚,这些特质加在一起,既可能上演精彩动作片,也可能一不小心搞出失态的闹剧,但结局往往都是惨烈的悲剧!想要引导男孩把旺盛的精力与观点的转变成正面的战斗力和创造力,我们就要先搞明白是什么原因导致男孩的这种行为模式,他们又需要什么引导,才能表现出我们所期待的规矩和教养。
男孩天性不喜欢受控,可能是出于雄性的生存本能。
一份恩威并施的爱,才能收服小皮猴的心。
想要改变孩子的顽劣行为,我们必须明白以下几点:他们需要知道谁是王?(确定要听谁的)他们喜欢阶级(组织化)他们需要明确的规则;他们需要教训与恫吓;他们不能失去和同伴游戏嬉闹的乐趣,也不能缺少母性的拥抱。
孩子越小,父母越要及早树立权威榜样。
当孩子的身形逐渐抽高,超越我们时,意味着上对下的关系已经瓦解。他们对爱的依恋也会从父母身上转移到同伴和恋人身上。我们不再是孩子唯一主要的爱的来源的时候,想要树立权威就十分难了,亲子关系也必须改为尊重与放手。
妙计一:男孩不爱被训话,但善于模仿,要言传身教。
男孩理解语言,设想情境的能力比较弱。又不爱被训话,苦口婆心对他们说教,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对男孩除了要简明扼要的方式讲道理外,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经常不断的看到父母好的,正确的行为,让他们眼见为凭,并从心里服从敬重,继而效仿。
妙计二:管教标准要统一,才能深化权威感。
我们为孩子定下行事原则,应该是放诸四海皆准,不会因为管教者不同,地点不同,事件不同而有所差异,也就是无论管教的人是父母还是祖父母或者是保姆,都应该也用相同的约束标准;在家或出门在外,都要遵守既定的规则,犯了错误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
秉持“事前的约法三章,事后不轻易妥协”的坚定意志,在一次又一次深化父母权威的同时,我们不仅能教导男孩,尊敬父母,重视纪律,更能培养他们的正确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处事习惯。
妙计三:规范要明确清楚,让男孩易于遵守。
将球场上的管理技术移植到生活层面,男孩就变得很好管教,能让男孩,有效服从的规范,重点在于:简单清楚,容易遵守,赏罚分明,公平公正。
一旦他们认识到,在一定规范下自己的充沛精力,将能带来正向的成果与益处,必然会认同规范的权威,也乐于遵守,甚至比女孩子更加依赖清楚、有效地规范与指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