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致郁又治愈的电影,在这个荒芜的世界,有人得到了温暖,有人无人问津。
我觉得这不完全是一部抑郁的电影,它总是在绝望中透出一些光,然后让光慢慢涣散,最后消失不见,至于你可以得到什么,全在个人。也许你看到了抑郁,也许是绝望,也许是在乎……
有些坎过得去,有些坎过不去,过不去的成了绝望。有的人正在经历,有的将要,该用怎么样的心情去面对这一个又一个不如意呢?
你可以超脱吗?“无心很容易,在乎才需要勇气。”当你以一个旁观者来看身边的人,那是多么孤独的事,无关自己,只需要看着,只需要眼睛,收起其他的感官,更不用参与其中,多么令人绝望而窒息。
不过,绝望中,又透着一些希望。你看,早晨的阳光照了进来,小女孩端着盘子,小心翼翼地踩过枕头,生怕打扰了他的美梦。睁开眼睛,有热乎乎的早餐,还有一个美好的微笑。
因为肥胖而一直默默承受着别人的谩骂和嘲笑,在亨利的影响下,重新又找到了一些希望,尽管最后还是被自己扼杀了。多么希望她在吃下黑色蛋糕的瞬间,有一丝丝温暖的画面从脑海浮现。
他们,都想从亨利身上得到救赎,可他不是圣徒。“我们不一样,我们都一样。”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亨利,其实在离开学校之后也是悲伤的个体,他也有自己的压力,奄奄一息的外公,挥之不去的母亲自杀的阴影,每每想起,总忍不住哀伤至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课堂上,他只是善于隐藏和置身事外。
童年的阴影挥之不去,时长在电影中闪现。犹如噩梦一般,这让亨利每每离开人群便暗自神伤。所有的老师都曾笃信,他们可以做出一些改变,去引导去帮助一些人。然而,事实可能并不会那么尽如人意。亨利坐在他狭窄的屋子里,飞快地书写着,桌上散乱的摆着一些书本,环境让人感到压抑。
为了不与外界的人发生太多关系,他选择不停地换学校,从来不长期逗留在一个地方。也许这是他超脱的一种方式,无心很简单。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来到的学校全是一些问题学生。几近绝望的教导主任,无人问津的授课老师,满是丧气的校长,以及粗鄙的学生……
当然,这一切与他也没多大关系,毕竟待不了多久,他就会离开。不难看出,亨利是一个有自己独特教学方式的老师。第一节课,就出了一道作文题,让全班同学都能写些什么东西。混乱的课堂在这所学校很正常,没有人认真听讲,他们能安静下来写些东西,已然很不容易了。
第一节课,胖胖的梅雷迪思就对这位新老师产生了好感,毕竟所有人都只会嘲笑她的肥胖,只有他不太一样。
电影中还会穿插一些粉笔画,有一些让人绝望的粉笔画。
学生成绩不好,这与家长也有很大的关系,满口脏话的父母,能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呢。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便是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不理解也加大了老师的压力。人人绷着一根神经,随时可能短线。
另一边医院又打来电话,这让原本就阴郁的亨利更加暴躁,他对着护工爆粗口,也是一种情感的爆发,这么多的压抑,多多少少得到了一些释放,尽管方式不太对。你看,他努力要去逃脱的,真的逃脱掉了吗?
没有!
我想,那个佚名的文字,就是梅雷迪思吧,如果可以早点发现,也许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在梅雷格思倒下的一瞬间,亨利也许意识到了,所以他才会急切地去找艾瑞卡。
也许是注定好的,他总能遇到艾瑞卡,并带给她一些温暖,他自己都没有料到。
到底医院的电话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我想亨利都会一直照顾艾瑞卡的。他们在阳光下相拥,彼此都是彼此的唯一的依靠。
我们都曾感受过紧压胸口的压力,以《厄舍府的倒塌》作为了结尾,曾经坐满学生的教室只剩下冰冷的桌椅,和满地的狼藉。不会再有吵闹和谩骂,风偶尔会吹起散落的书籍,混着枯黄的叶子。亨利坐在讲台上,只有他一个人,就像梅雷格思送他的自画像。
至于后来,他们会怎么样,没有人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