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我读过《断舍离》这本书,读完后我也有立马行动,但我发现我是那种“即使懂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家里有两位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男人,而我自己仍然在“断”和“舍”练习。加上最近工作比较忙,都没有时间整理家和打扫卫生。
每周六的读书会是一次输出的方式,用这种方式倒逼我输入,这样坚持每周读一本书。在分享的过程中,还能进一步加深对这本书的印象,练习演讲。讨论环节,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带来很多思想的火花碰撞。
这本书之前看过,所以我采用的是快读的方式。断舍离的含义是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
一、首先打开目录,找到对我目前有帮助的。
(一)必须在观念上做到断舍离,比如:
1.认识现状
2.停止自我否定
3.描绘家的具体构想
(二)杂物上的断舍离
1.拿出杂物,俯瞰
2.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
3.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4.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5.收纳在杂物最适化之后进行
书中提到经济学上有个“巴莱多定律”。它指的是“公司80%销售额是由20%的员工创造的”“80%的成果是在所花全部时间的20%中产生的”等这些现象,又简称80/20定律。
在收拾整理家务的现场也同样适用这一定律。
“居住空间里的东西,其中80%是忘却物,目前在使用的东西只占了20%。”
二、我还看了一些收纳指南,我认为有帮助的。
1.“三分法”
大分类、中·小分类
书中举了给厨房分类的例子。
厨房分类2.“7·5·1法”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占7成
“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占5成
“展示性的收纳空间”占1成
如果你仔细看大品牌的门店摆设,你就会发现他们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摆设。
3.“1 out 1 in法”
“处理一个,收纳一个”的原则。
有意识地“先出后进”,才能唤起良性循环。
4.“one touch法”
杂物拿出放入的动作就是:“打开门→拿出来(放回去)”。
只需要把动作压缩成这两步,以one touch(一键式)取出来。
这一步旨在你的摆放必须对你的取出带来便利。
5.“自立·自由·自在法”
这一点在衣橱的整理上特别明显。衣服的折叠,必须是立着的,这样拿出来的时候也方便。
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来一场心灵旅行--整理》
三、看目录的时候我还看到一个点,“断舍离,怡然生活”。
这一节提到断舍离也是“间”的创造。
在断舍离的不断实践中,创造出时间的“间”、言语的“间”、沟通的“间”,让人们在当时·当地建立起对人际关系恰当的“间”。
“人生之路的达人”就是“间”之达人。断舍离,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边享受边掌握这种“间”之术。
西方人很注重与人相处时的“间”,绅士与人交流的距离是“半个手臂”的距离。
将“活在当下”“结果反馈到自身”“给予”镌刻心中,不断地深入断舍离,找回自由呼吸的美好空间,就能怡然自得地享受人生。
断舍离还是在“出”的思维的引导下,将物质、空间乃至自我内心精简化,让“此时此地的我”焕发人生光彩的“美学”。
于是我开始整理我们家,进行断舍离。
有些书时间一长或许我们容易忘记,不妨重读一遍,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