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78、周国平论教育2-传承高贵

178、周国平论教育2-传承高贵

作者: 47ee4fd45a42 | 来源:发表于2020-12-24 08:07 被阅读0次

    真正的教育理应使人在知识面前保持头脑的自由,在功利世界面前保持心灵的丰富,在物质力量面前保持灵魂的高贵。

    首先应该考核的不是学生,而是学校。

    必须让学生经常目睹高贵。

    你自己充满对精神事物的热情,才能在学生身上点燃同样的热情。

    有两个传承高贵的圣殿,一是优秀教师的课堂,二是摆满大师作品的图书馆。要有一批好的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自由时间,鼓励和引导高质量的课外阅读。

    剩下的配称教育的东西:1是快乐学习的能力,2是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的目标,一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对知识充满兴趣,二要让学生善于学习,在知识面前拥有自由。走出校门后能否坚持自主学习。

    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了,这样一个人,我们方可以承认他是一个知识分子。

    小学是浪漫阶段,中学是精确阶段,大学是综合运用阶段;小学和大学都自由,中学则必须是自由从属于纪律。在全世界,中学生和中学老师都是最辛苦的,因为中学是最适合于奠定文理知识基础的阶段,知识的灌输最为密集。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激发还是压抑了孩子的求知兴趣。

    留意孩子的智力闪光,及时给与赞扬和肯定。一定会有好奇,多问,爱琢磨等表现,所需要的只是加以鼓励,给他一个复习,使他知道这些都是好品质,从而满怀信心地继续发扬。倾听,重视,鼓励孩子的发问,和孩子进行平等的讨论,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兴趣和能力,是父母在孩子的智力教育方面所能做的最有价值的工作。

    重视孩子的发问,疑惑和思考,和他进行平等的讨论。

    作为父亲,深有感触,孩子们虽然理解事物比较浅,但有时候能直接问道核心的问题。

    人类世世代代的天问,在一个孩子的头脑里苏醒。

    留意倾听他们的问题,第二是平等地和他们进行讨论。让孩子感到,他想的问题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他能够想这样的问题证明他聪明,会动脑子。

    凡真正的哲学问题都没有终极答案,更没有标准答案。不要急于让孩子想通。通过对世界和人生的那些既无用又无解的重大问题的思考,哲学给予人的是开阔的眼光,自由的头脑和智慧的生活态度,而这些品质必将造福整个人生。

    哲学开始于惊疑。当一个人对世界感到惊奇,对人生感到疑惑,哲学的沉思就在他身上开始了。

    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我们中有些人仰望星空。---那些伟大的书籍所传递的正是星空的信息。

    苏格拉底,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第欧根尼,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伊壁鸠鲁,幸福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莱布尼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康德,最令人敬畏的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卢梭,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马克思,真正的自由王国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这就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能力的发展。

    爱因斯坦,因为知识自身的价值而尊重知识是欧洲的伟大传统。

    海德格尔,在千篇一律的技术化的世界文明时代中,人类是否和如何还能有家园?

    尽量多的知识和教育——导致尽量多的生存和消费——导致尽量多的幸福。收入,尽量多赚钱——成了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一个人所允许具有的文化仅限于赚钱的需要。

    人为了谋生必须学习相关的技能,这本身无可否认也无可非议,尼采反对的是把它和教育混为一谈,用职业培训取代和排挤了真正的教育。他强调,任何一种学校教育,只要在其历程的终点把一个职位或一种谋生方式树为前景,就绝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心目中的真正教育,其核心是人文教育,是精神素质的培养和文化的创造。真正的教育机构已被生计机构同化和吞并。

    教育有无超出职业培训之上的更高使命?仅以谋生为目标的教育还是不是真正的教育?只是职业培训机构或学校?

    扩招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大为下降。扩招的最大受害者是学生。走出大学校门,等待着他们的是纠结和失败的人生。扩招只是现象,实质是教育的功利化和真正的教育之缺失。

    现行高考制度的主要弊端之二,一是一锤定音,二是偏重课本知识而非独立思考。解决的办法,一是减轻一锤的威力,把平时的综合成绩也列为录取的重要依据;二是在考题类型上和面试时侧重考查独立思考的能力。

    家庭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关键是家长的素质,做父母的意味着上帝向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作用有二,一是给素质教育加分,二是给应试教育减负。

    人生有两种选择,一是做人的选择,二是做事的选择,两者发生冲突时,做事服从做人。

    你们的坚持本身就会成为改善整体环境的一种力量。

    不可隔断孩子与自然的联系。我们正从内外两个方面隔断孩子与自然的联系,剥夺他们的童年。

    一个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的人,他自己的生活是无趣的,他作为一个人在别人眼中也是无趣的。

    人生在世,首先必须解决生存问题,生存问题基本解决了,精神价值就应该成为主要目标。

    在基础教育阶段之所以都要学习写作,目的不在写作本身,而是为了培养真实感受,独立思考和诚实表达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个人整体文化素质的基础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是产生强烈而持久的阅读兴趣,二是形成自己的阅读眼光和品味。喜欢学习和善于自学。

    优秀教师的30本案头书--高万祥

    让学校成为真正读书的地方。

    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爱读书,会读书的人,是真正的读书人,才能在学校里形成一种风气,把学生也熏染成爱读书,会读书的读书人。好教师一辈子只做两件事——读书和教书。

    三种教育的最佳途径,1是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著作,阅读这些书籍的目的是培养思想尊严,拥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能力。2是伟人和优秀人物的传记,阅读这类书籍的目的是培养爱心,良心,社会责任心,做一个有道德,有信仰的人。3是文学作品,阅读这类书籍的目的是培养诗意和创造情怀,拥有丰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社科经典轻松读--天津人民出版社,可以给中学生购买的阅读书籍。

    从根本上来说,教育即生长,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属性——这就是素质的含义——得到健康生长,成为人性意义上的优秀的人。

    仅仅传授一些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就只可叫做培训,不可妄称教育。挂着教育之名实际上对素质起了压制,扭曲,摧残的作用,就只能说是伪教育和反教育了。

    人是凭借精神属性成其为人的。精神属性可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即理性思维,情感体验,道德实践三种精神能力。智育的目标是培养自由独立的头脑。美育的目标是培育美丽丰富的心灵。德育的目标是培育善良高贵的灵魂。

    每一位思想家都心怀提升人类向更好状态发展的愿望,一切思考最终都指向最基本的价值问题:怎样的人生是好的人生?怎样的社会是好的社会?

    哲学家讲的哲学故事——黄山书社出版,给小学生读的推荐书目。

    孩子接触哲学书籍年龄,顺其自然,早比晚好。

    周国平寄小读者--少儿读物可买

    成为你自己,愿你不受外界时尚和潮流的支配,有真实的自我;爱使人富有,愿你的心不在社会的竞争中变得冷漠,有丰盈的爱心;向教育争自由,愿你能抵御现行教育的弊端,做学习的主人,有活泼的心智;生命中不能错过什么,愿你的真性情不被物欲污染,保持本色的生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愿你做人有道德,处世有理想,有高贵的灵魂。

    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三种交谈。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内心的心灵财富。信仰是与心中的上帝交谈,借此积聚天上的财富。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三种交谈,而这三种交谈都是在独处中进行的。

    人生不可缺的两个朋友,一是你自己,是你身上的那个更高的自我。二是那些好书,活在好书里的那些伟大的灵魂。

    读书的两种收获,一是知识,二是智慧。

    读那些所谓的无用的书,改变你的内心世界,使你拥有智慧,信仰,丰富的心灵生活,拥有一个强健的灵魂,因此也就改变了你与外在命运的关系,从而在精神上立于不败之地。

    经典,初读就像是重温,重温亦像是初读。

    只有你走进了书籍的宝库,品尝到了书中优秀灵魂交谈的快乐,你才会知道不读好书是多么大的损失。

    阅读和成长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

    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快乐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你擅长智力活动,你的智力始终是活跃的,你有一个自由的头脑。

    一个人品尝到了智力活动的快乐,从此养成了智力活动的习惯,他喜欢学习,思考,研究,智力活动几乎成了他的本能,成了他的生活的第一需要,这样的人才叫知识分子。

    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

    为了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主要是读人文书籍,包括哲学宗教文学历史等。

    可以分析范文,但是应该着重个人的独立见解,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从范文中引发出你自己的真实的感受和思考,把它表述出来。

    突然发现作者表达的某个思想我也有,但是他表达得非常好,引发我去进一步思考。这是一种自我发现,是你本来也有的东西被唤醒了,这是最愉快的,是最大的收获。

    要解决人生的终极意义问题,可能只有靠宗教,哲学解决不了。哲学可以解决人生范围之内的意义问题,我这一辈子怎么样过才有意义,什么样的生活是最值得追求的。我认为最值得追求的是生命的单纯和善良,精神的丰富和高贵。

    哲学始终在路上,始终在思考而没有最后的答案。一旦到达终点,有了最后的答案,那就是信仰了,已经不是哲学了。

    两个东西都排在第一位,一是家庭和孩子,一是读书和写作,我觉得这两个东西之间丝毫没有冲突。

    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程度决定了他的精神视野的宽窄和深浅。

    天赋高的诗人和作家自杀较多,因为他们太敏感,太敏感就很脆弱。完全沉浸在自己内心世界的诗人容易有自杀倾向,他们一根筋,梦一破碎就绝望了。

    像滚雪球一样,一本书产生的影响都加到了这本书上面,它就成了经典。

    从非功利来说,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是优秀,而功利就是追求成功,应该把优秀作为主要目标,兼顾一下成功,能得到挺好,得不到也别太在乎。

    伽达默尔,阅读接受过程是视界融合的过程。

    一个人的中学阶段非常重要,我把它称为发现的时代。一生中最重要的四个东西,性,死亡,自我和书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78、周国平论教育2-传承高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gg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