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说我先挣一个亿”,挣一亿,这个普通人穷其一生都无法企及的数目,视频中霸道总裁王健林却说得如此轻描淡写。这熟悉的口吻,让我想起高考完,学霸遗憾地说:考差了,只能去浙大了。
有钱人的世界我不懂。
但其实你或许不知道,王健林在别的采访中还提到过:“我当兵17年,每天5:30起床,现在也是6点前一定要起来。”起床后没有特别安排,早上7点王健林就会坐到万达集团的办公室,直到晚上七八点钟下班。
还有很多商业大佬也和王健林一样:乔布斯每天6点醒来,会一直工作到孩子们起床为止。
任正非在他的办公室也有一个简陋的小床,是加班的时候用来睡觉的,这在华为被称为"床垫文化"。
扎克伯格,每天最早离开公司的人是他,最晚离开公司的人还是他。
对于他们,你也许会很疑惑,明明已经挣了几辈子用不完的钱,为何还要和普通人一样拼搏奋斗着。
这也许就是人生境界与格局不同的缘故吧。
王国维说人生有三境,我也总结了工作三境。
第一境是得过且过。这是很多朝九晚五上班族的真实写照。生活过得像单曲循环,家—公司—家,一样的时间,一样的路线,甚至路上遇到的路人都是熟悉的面孔。日复一日的两点一线,把人生整齐地切割。
在公司和同事勾心斗角,争锋争宠,回到家,则是柴米油盐,炉边灶台。自由的确是很多人向往的,其实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许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你也向往自由,诗和远方,只是上有老下有小单位有领导,为了生计,只能奔波苟且。
只是时间久了,便麻木了。王小波说人生是一个不断受锤的过程,很多人与世界交手多次后,年轻时的棱角与锋芒被现实消磨钝化,廉颇老矣,髀肉复生,曾经鲜衣怒马的翩翩少年,变成了抠脚大汉;曾经的窈窕美少女,变成了广场舞大妈,与此同时,生活也变得粗糙,你似乎习惯了苟且,习惯了无所用心,潦草度日。
月亮和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证券经纪人,人届中年后,听从内心的呼唤,舍弃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小岛上生活。当人们都在找寻地上的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这样潇洒的人古今中外还有很多,心有桃花源里的陶渊明,瓦尔登湖看日出日落的梭罗,登云钓月的严子陵,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携手走天涯的张昕宇、梁红夫妇……与那些终日争名逐利的芸芸众生不同,他们或惯看秋月春风,远离尘世喧嚣,守着一方净土,诗意的栖居,或听从内心的声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人生。他们游戏人间,悠游闲岁月,潇洒度时光,他们把平凡的人生活出了诗意,活出了境界。
然而,他们的人生态度值得赞赏,我却不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模仿。以当下的眼光来看,未免有些任性和玩世不恭。
记得郁达夫准备定居西湖时,鲁迅给它写过一首《阻郁达夫移家杭州》,严肃地提醒郁达夫:不要迷恋那里的生活环境。
“至于西湖风景,虽然宜人,有吃的地方,也有玩的地方,如果流连忘返湖光山色,也会消磨人的志气的。”这是鲁迅对西湖的评价,西湖的确诗情画意,但安逸静好更应该是属于暮年之人用来安享晚年的,而不应该是年轻人用来消磨时光的,长此偏安一隅,必定会沉沦颓废,消磨了年轻人该有的锐意进取和朝气淋漓。
我最欣赏的第三境是为国为民。也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些叱咤风云的企业家所拥有的。他们富甲一方,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公益慈善做贡献。但挣钱绝不是他们的唯一目的,他们有社会责任感,他们有改变世界的梦想和能力,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推动者。
看过一部两弹一星的纪录片,邓稼先、钱三强,于敏……这是一群值得仰望的人物,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他们的爱国故事感人肺腑。由于国家保密的需要,他们几近“常年失踪”,在深山的研究机构,在沙漠的试验场,忍受着与世隔绝般的孤独,用自己的青春换来国家的荣誉,民族的复兴。
这样在岗位默默奉献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是科学家、医学家,甚至是一些默默无闻的平凡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金庸对大侠的定义。随心所欲,崇尚个性与自由固然风雅,但若甘愿放弃对生活的享受,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胸怀社会责任感,忧乐为天下,那必定是工作的最高境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