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九峰山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
今天休息,天气晴好,和鼻姥相约,带上两只小狗狗,尖峰山走起。
昨天特意做了功课,搜索“两步路”上山友留下的轨迹,选取几条认可的轨迹下载到文件夹里。打电话到景区,询问到除了周末,平时免费,景区里可以带宠物进去。
上午10:40,我们晃悠着到了尖峰山景区门口,需要登记,留下联系方式方可入内,前面至少有30组,或单人或2-3人进入景区。
刚进入景区,高大茂密的植被,一下子就让人感觉远离城市的喧嚣,环境清幽,阳光斑驳,游客稀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https://img.haomeiwen.com/i859564/e3708250df6dd3c9.jpg)
我们拾级而上,景色优美,移步换景,虽然曾经来过,但设施更加完善,台阶修葺一新,仙人桥和九峰栈道已经完全不是印象中的破旧低矮危险的模样,除了有恐高症的人还会蹑手蹑脚小心翼翼的行走,普通游客,大可放心大胆的欣赏尖峰山的悬崖绝壁和险峰深壑。
九峰山的路是崎岖的,斗转星移,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在众多的山峰之间上下翻飞,不走寻常路。山路的险峻,应了那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老话,难怪朱元璋和陶渊明慧眼识珠,选择和利用此地隐蔽和隐居。
![](https://img.haomeiwen.com/i859564/3bd451ae0833d452.jpg)
到了古天街,我们没有走景区的台阶路,选择了一条山友留下的轨迹,路径模糊,但依稀可见。我们钻过隔离景区的防攀爬铁丝网,也许是景区实行了平时免费,周末收费的惠民政策,这条山径逐渐没落,山棘野草穿插掩盖着本来就不大的山径。还好最近有人走过,地面的芒萁倒伏出一条路线,明显有人走过的痕迹。(芒萁,又名铁狼萁,最喜欢生长在酸性土壤地区,我们老家称呼它为“狼衣”,它和“西斛秋”“杉刺”等植物一样,是农家最好的引火燃料)。我们顺着芒萁倒伏的指引,从山脊一路往下。一路下来,除了看见很多高大火红的映山红外,还有高大的杨梅树,只是奇怪,没人打理的样子,杨梅树下灌木野草丛生,就算杨梅挂满枝头,也没法采摘。
![](https://img.haomeiwen.com/i859564/6bb7ed8e1f34180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59564/a7f5020cb299d126.jpg)
回到景区门口已是下午两点,我们走了一个中圈,耗时3小时20分。
2023.11.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