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双抢”时节,我被抽调到“县委双抢工作队”,驻到牛头山下的一个生产队。这牛头山可有来历,据说与岳飞有关系,附近还有个“歇驾山”,据说是李闯王李自成歇息之处,如今还有他坐过的一个屁股痕迹。
闲话少说,说正事。那生产队很穷,穷到什么样?举个例子吧,我曾经下放呆过的那个生产队有队屋,有粮仓,可此时所驻的队却连队屋都没有,何论粮仓?“双抢”收割下来的稻谷都在大队部小学的操场上晒,然后堆在教室里,待晒干后,一部分“公粮”(也叫农业税)就运到粮管站。
至于口粮,按人头与工分,分到各家各户自行保管,饲料粮嘛,生产队没集体养猪,不予考虑,种子粮呢?到时候去买吧……就那么个现状。
但队里的那个会计倒是个蛮有味道的人,怎么有味?讲个真事:有天他和老婆吵了架,第二天上工后老婆就向人诉说,说着说着就骂起他来,他听到了也不回话也不解释,待得老婆骂累了,他隔着田塍又挑她几句,老婆听不得,又骂起来,他又闭口不言,老婆一住口,他又挑几句,老婆又骂……如此几番,老婆弄得声嘶力竭,他却如无事人一般………
就这个人,有一天在学校操场晒谷时忽然冒出一句:“今年俺队里收的谷,我看晒干了都送到粮管站去。”有人说,“那我们吃么得呢?”他一本正经地回答:“叫粮管站给我们每户发个本本儿,大家统(湘西北方言,装的意思)到袋子里,要米了,就拿着本子去粮管站取就是,我们也跟城里人一样,吃统销粮啊。”
众人大笑。
(注:年轻人可能不大懂统销粮为何物,那是计划经济时,国家对粮食采取统购统销政策,农村收的粮食按田亩上交国家,国家给城里人计划供应粮食,每户有个购粮本,称为统销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