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之后,我才明白,与家人相处最大的幸福,是为他们买一件衣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好好聊一次天。
电影《临终千言》 电影《临终千言》一
10月3日中午11点,我乘坐火车去看望了在海宁工作的父亲,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就把我带到了这个江南小城。到站后和父亲约好时间地点,我静静等待他来接我,终于在火车站对面的肯德基门口我看到了穿着迷彩服上衣的父亲,我走了过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半年没见,在看到父亲的一瞬间我有点震惊。他刚理完头发不久,头顶修剪地平平整整,中间夹杂着许多白发,皮肤晒得黑里透红,额头早已沟壑纵横,脸上的皮肤松弛,眼眶塌陷,一副中老年人的面貌,父亲又苍老了许多。
第一次去父亲的住所,他骑着电动车带着我穿过火车站旁的几条街道,然后拐进一条偏僻的小路,一排排楼房立刻在眼前出现,接着在一栋5层的独立民房前停了下来。
父亲打开了大门,接着打开了一楼的一个小房间,整个房间10平米,里面是厨房和卫生间。卧室摆着一张小床,墙壁上都是黑色的污渍,窗户上都是黑色的铁丝纠缠的一起,床边是一盒烧灭的蚊香,厨房的灶台上放上了一口炒锅,几副碗筷。
亲眼看到父亲的居住环境,我鼻子一酸,当场泪奔,连忙冲进洗手间。我哭了很久才从洗手间出来了,决定给父亲烧一桌好吃的饭菜。父亲带我去了菜市场,我买了一些水果、蛋糕和蔬菜回到出租屋,给他做了一顿晚餐,吃完后我就搭上了回上海的列车。
在火车上我根本没有心思看手机和窗外的夜景,心底被一块大石头压住了,喘不过气,在车上我的眼泪不住流淌。
我从没有想过父亲居然住在这样的房间,并且住了三年。他说,工地上有专门给农民工准备的房子,很便宜,是用铁皮搭建的活动板房,夏天住进去简直就是一个大烤炉,屋子就像是蒸笼一样。现在住的房子比以前好多了,应该知足了。
二
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工作就是建造高楼大厦,铺设桥梁道路。一年四季风吹日晒,早出晚归。我从小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接触到父亲生活的艰辛和劳累,我比同年人成熟的早,所以从来不敢乱花钱。
开学前,父亲将辛辛苦苦挣到的血汗钱交给我的时候,我心里都是五味杂陈。因为贫穷,所以懂得奋斗;因为贫穷,所以想要改变。
中学时期,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开始恋爱打架,看言情小说,抽烟喝酒,做一切与学习无关却觉得牛逼闪闪的事。而被称为书呆子的我却能安静坐在那里计算数学习题、背诵英语单词,离经叛道的整个青春岁月与我无关。
我每个周末回家做完作业就帮家人干农活,然后再回校,整整一个中学时代我都严格要求自己,不要碰触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每当我想松懈下来的时候,脑海中总会浮现一个画面:父亲顶着烈日,或踏着严寒穿梭在城市与郊区之间。
父母是我努力学习的动力,我无数次在心底发誓,一定要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他们。我深知自己的资质平庸,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动力和坚持的学习态度,我不可能念很好的高中,更不可能走出那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但是升入大学之后我远离了家乡,整日沉迷于电视网络,请客吃饭购物成为我大学四年的主旋律。如今再次回想起这段时光,满满的负罪感。本该在最应该奋斗的年龄我选择了安逸,本该在增长见识的年龄,我躺在温暖的被窝消磨时光。
三
工作之后我在离家千里之外的上海,每天按部就班工作,所有的工资都是用来买衣服化妆品,有时候要给父亲买衣服,父亲就说,衣服我都有,钱你自己省下来给自己攒着。等到我见到他,他却穿着破旧的衣服,上面涂满了水泥和泥巴。
我怎么可以相信父亲的话,天底下哪有父母会对子女说钱不够花,衣服不够穿的实话。在这个世上最亲的永远是家人,朋友可以背叛你,爱人可以抛弃你,唯有血脉相连的父母对我们的爱从未变过。他们对我们的牵挂是刻在心上,长在肉里的。
当我的堂弟妹进入大学时,我告诫他们,要努力学习知识,不要拿着父母的血汗钱肆意挥霍,在你拿着生活费在餐桌上谈笑风生的时候,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父母可能在吃前天的冷饭。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请客吃饭追星上,那不是潇洒和自由,那是自我放纵和不负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想在最好的年纪让自己拥有最美好的生活,但我们尚未经济独立,我们所有的潇洒不过都是让父母买单。
当我打开钱包为父亲买东西时,我才明白奋斗的意义,给自己亲人想买一切需要的东西,带他们去最想去的城市旅行,买他们最想吃的东西,穿最喜欢的衣服。我在付款的那一瞬间是幸福的,我的内心是无比喜悦,我明白就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东西成为了我莫大的荣耀。
当我们独自踏上离家之路,在他国异乡生活打拼的时候,想想身后的父母,身体充满了无穷的力量。的确,这么多年父母一直是我坚持走下去的理由。
如果我们爱自己的家人就努力挣钱,多抽时间陪陪他们。金钱能给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要,陪伴则是他们精神上的支撑。我们的父母渐渐老去,也许我们暂时达不到所谓的功成名就和衣锦还乡,我们依然可以用当下的时光力争满足他们的需求。
毕竟,没有了家人就失去了生活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