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逻辑思维中始终绕不开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很好的说明了是什么的问题,也告诉了我们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这样做?只有实践了才知道怎样才能做的很好。三者是有机统一在我们做事的过程中,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为什么想起来说这个话题,因为最近一直在听网校心理学理论课,如《西方心理学史》、《中国心理学史》、《文化心理学与文化研究》、《向孟子学习积极心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激发了我对各种未知知识的好奇心。
本来我对历史类东西是并不太感兴趣的,所以把心理学史放在了最后听,可是后来听到有学员分享武汉大学张掌然老师讲的很有意思,就逼着自己似懂非懂的开始了中国心理学史的学习。老师形象讲解和对比了各家思想,开启了我对儒释道三家的基本了解,以此为契机我就喜欢上了历史剧《孔子》,计划有空再重忆经典,尤其要把《西游记》在看一遍。韦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要学会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西合璧,跨文化、跨学科看问题,所以我就把西方心理学史也听了听,其实仍是云里雾里。只知道老师真的事学贯中西,学富五车,从神话故事讲到泰勒斯“人是万物的尺度”,又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希腊三哲的哲学心理学思想,同时也不忘辟谣中世纪思想贡献缩小和反作用贡献的历史,那是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给心理学贡献了很多以后研究的重要话题,如理性、自由、责任等,最后又讲到我们耳熟能详的冯特、罗洛梅、马斯洛等伟大心理学家,跟随老师的思路,思想仿佛穿越了千年。
刚好今年我选择的本会团体与心里咨询系首门亮相课程是《向孟子学习积极心理学》,又可以和这些先闲圣哲经常对对话了,向他们学习,到底是什么让他们的思想历久弥新,他们在那个生产力低下、天下战乱频发的年代是如何拥有穿越历史的眼界的?他们一定是看到了人性中最本质的一些东西,这是什么呢?五伦关系、真善美?什么又是大丈夫呢,很多的疑问在我内心盘桓。
我深深的感觉到网校的学习会让自己常常有种“小窟窿里掏出大螃蟹”的感觉,它打开了一扇扇门,领你看很多以前都没有看过的风景,体验到、领悟到许多。既然网校领我们走出了第一步,让我们看到了那么多不一样的风景,何不顺水推舟,让自己就在这些路上开始行走,相信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会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