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依恋》这本书,让我想到我的父亲。在我的概念里,他对我很好,但是对其他人有他“冷漠”、“自私”的一面。以我粗浅的对于《依恋》理论的理解,可能在他幼年的时候,甚至在他的语言和记忆还没有形成之前,在奶奶那里得到的调谐性反应很少,是被“冷落惯了”的婴儿。他试图和奶奶建立联结,但是奶奶并没有满足他,他也逐渐放弃了和奶奶建立联结的愿望,回避心中关于联结的渴求,变成“回避型”婴儿。成年之后,“回避型”婴儿发展成冷漠的一面,以自我感受为中心。
这不是他的过错,也不是他的选择。
(以上推论不一定准确,但是万事皆有因,我自己瞎琢磨琢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