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0,有幸参加了华师妙笔教学部组织观看的《千课万人“小学习作教学”童心融通文心焦点问题研讨会》视频学习会,观摩了李维勇老师的《我们是否听见》的写作课,课程十分精彩。
李老师用《动物模仿秀》的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动物与伟人表情的图片对比,巧妙运用学生照片投射功能,请同学模仿羊驼和大猩猩的动作表情,活跃了课堂氛围。由此,引出今日课堂内容。
李老师的课程是围绕“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三个问题展开的。
首先,李老师解决了“为什么写”这个问题。教师用一个短短的小狗被遗弃视频,激活孩子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观察、描述视频内容,一步步启发学生,大胆设想结尾,同学们有的认为狗会饿死,有的认为主人还会回来把狗带回去……教师注重训练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
其次,李老师解决了“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在打开写作思路、训练学生写作能力上,李老师创新地运用“一课三写”的方式进行,很好地达到了教学效果。
第一写,让学生自主讨论理思路,老师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情节思维导图。老师展示了部分同学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情节思维导图,分别运用“提纲式”、“顺承式”、“情节梯式”行文,初步确定写作思路,厘清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启发了其他同学的思路,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进而过渡到第二步。
第二写,(1)选择一个镜头,写一个片段。(2)同桌交流,在欣赏的语句下画“——”(3)推荐自己或同桌的片段与大家分享。掌握基本思路后,老师让学生写自己最感兴趣的情节,主动分享自己的片段,教师评价与生生互评相结合,引出写作的重要方法---“新颖的视角”“写出心声”等知识点。再结合片段赏析,强化或者补充学生没有运用到的方法,比如《宾果--我家狗的故事》,写出了小狗的语言(心声);《最后一头战象》,写出了大象的“情态”;《金色的脚印》,运用景语写出小狐狸母亲的悲伤。进而过渡到第三步。
第三写,用心声、情态、景语生动自己的方法,试着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片段。好作文需要一步步修改,孩子们运用新学到的方法,修改习作。鼓励学生朗读自己的修改之处,和其他同学分享。同学们都仔细修改自己的作品,雕琢作品的语言,增添了“景语、情态”等细节,让作文更加生动。
最后,李老师播放了下面的故事情节,主人最后把狗带了回去,教师顺势总结道:“文字的力量,就在于人们是否能听到,能见到---听见。”
这节课给我的触动比较大。
他把现代化教学手段(照片投影)的应用发挥到极致,增强了教学直观性和有效性。
我们现在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素材拓展和情节生动,李老师的课中,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放在了很重要的地位。我们的作文教学要深入学生的语言层面,促使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积累语言,运用自己的语言写作。
肖川老师评课时说:“有调查数据显示:工人阶级的孩子一年能接触到的是300万字,资产阶级的孩子一年能接触到的是600万字,社会上层的孩子是1200-1300万字。也就是说,家庭文化氛围,父母的水平是影响孩子成长特别是语言成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才是教师素质……”告诉了我们家庭教育对于语言发展的重要作用。“一个人语言的丰富就是精神世界的丰富,语言的边界就是心灵的边界,语言是心灵的使者,表达的精致和优雅,一定是源于心灵的精致和优雅,表达的丰富,一定是源于心灵的丰富,语言的积累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告诉了我们语言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注重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品味、咀嚼、斟酌、推敲、把玩词汇的习惯,引导他们怎样准确运用词汇,真正理解词汇的意思。
李老师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指导学生构思作文,在写作中怎样体现“支架”意识。这也是我需要学习的。其实写作不缺少支架,缺少的如何让支架“活化”,也就是让支架在起作用。学生的情感需要唤醒;学生的思路需要教师构思;学生的态度需要教师引领。孩子的认知规律决定我们的教学。这堂课也给我了今后作文课的支架,让我在反思中不断打开思路,利用不同的支架与学生一起上好每一次的作文课。
朱小蓉
2018.10.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