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昆明的雨》渝刘利萍

《昆明的雨》渝刘利萍

作者: 一身书生气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11:12 被阅读546次

    “聚焦一点,析文品人”之

                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顾盼有情

                        ——《昆明的雨》阅读探讨课

    学习内容:课文《昆明的雨》

    课后拓展:汪曾祺散文《葡萄月令》

    学习目标:

    通过品味《昆明的雨》中汪曾祺自然平淡又蕴含深情的写作风格,学会“聚焦一点,析文品人”的阅读方法。

    导入:

    (一)同学们,昨天让大家读了这篇文章,你怎么看这篇文章?

    生谈

    我们来听听其他人的评价——

    当你读他的散文时,就好像在听一位老人唠着家常,慢慢悠悠,不急不燥,平平常常,但是你如果仅是这样理解他的散文,那就肤浅了……他文章全篇的谋局,句段的琢磨乃至标点的锻炼都是蕴含着深情的。——王安忆论汪曾祺

    你是否赞同王安忆的看法。赞同的举手。也就是说,这就是你的阅读初体验了。

    这种体验,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师出示主题:看似        ,实则        (板书)

    共同完成板书。

    获得了阅读初体验之后,我们必须深入文章,去品出这份“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顾盼有情”。怎样去读文章呢?

    生谈。师从阅读方法上去概括总结。

    读标题,找点题的关键文段,看课后阅读提示,找线索,品味语言,关注抒情议论句……阅读文章的方法很多,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种阅读方法,叫“聚焦一点,析文品人”。用这种方法去品析《昆明的雨》的“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顾盼有情”

    板书:“聚焦一点,析文品人”之

    聚焦一点,就是找一个分析的要点,品味“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顾盼有情”。拿到一篇文章,先要关注它“写了什么”

    解构一文——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顾盼有情

    (一)关注点在标题

    读文章,首先读标题,这篇文章的标题告诉我们的信息是?

    写的内容是昆明的雨

    2.作者笔下昆明的雨季有哪些鲜明的特点?请勾画出关键词。

    (二)关注点在选材

    速读课文,思考并讨论:

    除了昆明的雨,作者还写了什么?这些跟昆明的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雨有什么联系吗?请同学们和你的组员一起讨论,在组织语言的时候请你试着选用以下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文章看似漫不经心地写了          实则是为了引出           

    文章看似漫不经心地写了          实则是体现了昆明的雨            的特点

    文章看似漫不经心地写了        ,实则表现了昆明的雨季勾起我的        之情

    3.选词填空作总结:

    昆明的雨季,这里的气压“让人舒服”,那是一种      ;

    这里雨中草木的色彩“使人动情”,—那是一种    ;

    这里卖杨梅女孩的声音“使昆明雨季的空 气更加柔和”,那是一种      ;

    这里的房东滴着雨露的缅桂花毫不吝惜地分送给邻居,那是一种      ;

    而友人,会在这样的雨季,陪着汪先生赏雨观景,让他暂时忘却了乡愁,那是一种      。

    愉悦之情  喜爱之情    柔情  温情    友情

    4.插入资料:

      “我在昆明呆了七年。除了高邮、北京,在这里的时间最长,按居留次序说,昆明是我的第二故乡。”汪曾祺在昆明读名师云集的西南联大,在那里遇见影响他一生的恩师沈从文、挚友朱德熙,后来还在那里结识了伴侣施松卿。昆明给了他许多美好的回忆,他也用文字记下了昆明生活的点点滴滴,更记下了他对昆明往事的怀念之情。

    纵观全文,作者漫不经心地由宁坤的画引出昆明的雨,不仅写到昆明的雨,还写了雨中物,雨中人,雨中事。看似闲笔,看似琐细,实则有着如话家常的顾盼有情。

    齐读:

    看似/漫不经心的谋篇,

    实则/顾盼有情,

    这情/“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这情/是/“我想念/昆明的雨”,

    这情/更是“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

    过渡:聚焦作者的取材谋篇,这也是析文的一种方法。除了文字,还可以关注文章的什么?

    连作标点的细节都蕴含着作者对昆明那段丰盈的岁月的怀念之情。不信,你去读读文中的节奏。请和小伙伴们一人读一段,感受这一标一点的“顾盼有情”。

    二、品读一点——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顾盼有情

    1.感受这标点的“顾盼有情”

    示例:第二段“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你能发现这句标点的“顾盼有情”吗?

    比较朗读: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一个看似漫不经心的逗号,实则顾盼有情: 将对“我想念昆明的雨”的思念道尽。

    2.浏览全文,选个文段品读,拈几个标点来说说那段怀念之情。

    3.将你的发现和组员们交流。

    4.拾例:

    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根据前后文及句末标点,加感叹词,读:

    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哼!)这种东西也能吃?!

    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啊?)这东西这么好吃?!

    前者双重符号表示强烈的轻视,后者双重符号表示强烈的惊叹,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强调了昆明雨季中菌子的滋味美。

    5.一起品读第十段,探究标点之“顾盼有情”

    (1)有没有发现此段反常的标点,像是一个漫不经心的人随意的写着?

    师举例:

    对比读: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

    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

    用逗号,更能显出雨“少住”又来的急迫,体现了昆明的雨的“丰满”

    (2)说说你的发现。提示:可以用逗号的地方为何频繁地使用了句号?

    (3)师设场景朗读(配乐),生留意师的停顿。

    (先坐在一侧,读着,走着;到窗前,若有所思,望着窗外,读着)

    注意到我的停顿了吗?当我们回忆一件值得回忆的事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沉下心来,每一处细节都会在我们心里脉脉流过。往往是想一想,停一停,用一颗安静的心细细梳理。所以句号的使用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脉脉温情在不经意间的自然流露。文浅情深啊!

    (4)生朗读,体味标点之顾盼有情(自由朗读,根据句读的不同,可以夸张的演示,以你喜欢的方式——或站,或坐,或托腮,或掩卷……)。

    (5)师配乐:

    我们,雨停的时候,到莲花池边散步;我们,雨下的时候,躲进池边的酒馆小酌;我们,雨汹涌的时候,从容欣赏屋外小鸡怎样躲雨,木香花怎样淋雨。

    与雨相伴,与自然相伴,与友人相伴,惬意闲适,沉醉其中。这份雨中的美好让汪老在40 年后仍然记忆犹新,“忘不了那天的情味”。

    齐读:

    看似/漫不经心的/标点细节,

    实则/顾盼/有情,

    这情/“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这情/是/“我想念昆明的雨”,

    这情/更是/“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

    过渡:聚焦标点,也是这般有情啊。读完全文,我们不得不说,若隐若现的不仅是雨,还有感情,在《昆明的雨》中,汪先生写“雨” 很节俭,但无雨处皆有雨;写“情”很隐蔽,但无情处皆有情。什么样的老头写出这般文章——

    下一步,我们还可以关注?

    三、寻踪一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顾盼有情

    投影资料:

    孙女捏着泥娃娃问他好不好看,他毫不敷衍地看一看,闻一闻……假娃娃没有真的好玩,所以孙女开始打他的主意,他胆战心惊的、投降地问:“玩什么?”孙女雄姿英发,在他稀疏的白头发上梳起了小辫,倾刻间就缀满了横七竖八的花卡子,别人呵斥小孙女,倒是他挺身而出:“管得着吗?你们!我就愿意这么玩!”

    ——《老头儿汪曾祺》

    伙伴们,你们看出一个怎样的老头?

    温暖,有爱,感受到汪老头带来的温情。

    恰如汪老说的,“给人间送一点小温, 这大概可以说是我的写作态度。” 温情,应该也是《昆明的雨》中汪先生漫不经心倾注在草木花、人事物乃至无形的空气上无处不在的感情吧。

    这正是汪老头——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寄乡情,有趣的典故,琐碎的生活,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没有伪装,不带修饰,不受制于人。真实的无畏的汪老头。我想汪先生天上有知,一定不会责怪我的无礼,因为我知道他喜欢“没大没小”里真实的人情味, 他愿意后辈对他的亲近甚于对他的所谓尊敬。这就是汪老头

    ——

    看似/漫不经心的/写作,

    实则/顾盼/有情,

    这情/“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这情/不是/“我想念昆明的雨”,

    这情/是/我还忘不了/人间的/“小温”!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的阅读方法叫?

    “聚焦一词(一句),去分析这篇文章的谋篇取材,分析这篇文章的行文细节,品析作者创作风格”生谈,师结。

    在汪老逝世二十周年之际,谨以此课怀念那 “写尽世间烟火,道来人情醇美”的汪老头,请大家课后阅读汪老的《葡萄月令》,用“聚焦一点,析文品人”的阅读方法,去品味汪老送来的“人间小温”。

    板书:

    “聚焦一点,析文品人”之

                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顾盼有情

                          ——《昆明的雨》阅读探讨课

                  解构一文

                  品读一点

                  追踪一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昆明的雨》渝刘利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vc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