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人性是复杂的,但同时,人性也有单纯的一面。
比如有个普通人跟大富翁说,你今年是不是混的不太行?通常而言,对方可能会笑着说“今年利润确实不如往年”,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对方很自信,他很清楚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财富储备,
普通人的话里是带着刺的,但普通人的身份地位,对富翁而言不存在任何威胁。
最近很流行一句话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当你足够弱小的时候,就连生气都会显得很可爱。
反之,如果有人问那些试图伪装成很有钱的人,你今年是不是混的不太行,对方必定会大谈特谈自己的成功理论,摆出朋友圈里早就准备好的诸多“素材”一一给你解释,并且还会反击这种言论的发出者,并大概率会表现出一种极大的情绪波动,以此证明自己的愤怒以及对方的失礼。
因为在乎的方式是伪装,所以当伎俩被戳穿的时候,
恼羞成怒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什么都没有,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实。
因为事实上,大多数普通人都处在什么都没有这个概念的边缘。
今天不工作,明天没有钱,后天就是“一身轻”的现状,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去在乎“什么都没有”这个问题给自己带来的麻烦。
因为他们的经历让他们意识到,在乎了也没用,
反而,倒不如不在乎。
力量越小,看的越清醒的人,对于事实的不确定性,就会转变为一种明确的认知。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工作将近二十年,薪酬从未改变,一个月两千多,好点的时候三千多。
从一开始同学聚会上,有些所谓“精英人士”对他的嘲讽,他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到后来逐渐退圈,褪离那些跟自己不相干的圈子之后,以安稳的心态经营着自己的生活。
我问过他,是不是真的没想过改变。
他说我不仅想过,也干过,做过一些工作,有了一些收入,
但后来他发现,这些事情固然能够让他获得更好的报酬,但与此同时所面临的付出以及后续的麻烦,也让他在这个问题上保持着必要的清醒。
“我就一个人,这是我的劣势,同时也是我的优势。”
孑然一身的他对外界的批评照单全收,既不反驳,也不去强调其生活状态的正确性,他知道他要的生活是什么,他也知道他必须接受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人在活到一定程度之后,清醒不会解决所有问题,
但会让自己明白那些必须接受的东西,并不会干扰自己的生活。
用他的话说,自己什么都没有,
但同时,自己也没什么可在乎的。
虽然他的说法多少有些消极,在外界看来,这样的人意志消沉,难堪重用,更有某些严厉的声音,还会把他们的选择,也就是“接受什么都没有”的选择,批评的一无是处。
他们并不懂他,
也不会在乎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但却喜欢对他品头论足。
对像他这样接受现实的人,用尖厉的声音批判他们。
什么都没了不可怕,什么都没了,却什么都想要的才可怕。
因为后者越是没有什么,越是想要强调什么,谎言伪装真实,被裹挟的就是真相,
真相就是虚伪,虚伪就是真相。
当然,若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我并不反对这种虚伪与真相水乳交融,这些人会形成繁荣,形成消费群体,形成一种消费势力,
精神需要也是一种需要,对虚伪的满足,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满足。
在这个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的世道,
清净亦是明悟,
浮华只能狂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