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心理学认为:人活着的动力是寻找客体关系。
积极的客体关系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愉悦,消极的客体关系会衍生出很多问题。
第一章:依恋
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个体生存的可能性,而且构建了个体终生适应的特点,并且帮助个体终生向更好的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一、依恋的分类
依恋是一个终生构建的过程,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发展起来的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会不断持久,最终发展出其他的依恋关系,如朋友之间的依恋,爱人之间的依恋。
1、回避型:与别人亲密时令我感觉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很难完全相信和依靠他们。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当别人想与我更加亲密一点,我会感到不自在。在人群中,这一类型约占20%。
2、安全型: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的依赖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的关系太亲密。在人群中,这一类型约占60%。
3、焦虑-矛盾型: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己的父母与亲密好友并不真喜欢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别人亲密,而这有时候会吓跑别人。在人群中,这一类型约占20%。
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在回忆年幼生活时倾向于描绘一个温暖、安全的家庭氛围,而回避和焦虑-矛盾型的依恋的青少年则是更多的回忆不信任和感情淡漠的家庭环境。
二、如何培养安全的依恋关系
1、父母关系:
依恋理论认为,依恋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婴幼儿时期的父母教养方式。儿童很早就形成了内在关系的“工作模式”,如果他们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是温暖、接受和鼓励的对待方式,他们就会建立起安全型依恋关系。
2、教师对依恋关系的作用
对于安全型依恋的孩子,给予关系上的稳固。
对于非安全型依恋的孩子,给予关系再造,帮助孩子理解和父母的关系,学习与父母的沟通技巧,发展出和父母安全的依恋关系,并且衍伸到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中。
第二章:人际和谐
人际关系:人们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离不开认知、情感、行为三种因素。
所谓和谐的人际关系,指的就是认知一致、情感相容、行动配合的关系。
一、人际和谐和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
1、人际和谐:实质上是双方关系是彼此接纳、信任和相互支持的,而不和谐的关系则是缺乏信任,也有较强的防御之心,是消极被动的。不和谐导致的冲突,会使人不计成本的陷入缠斗之中,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容易因新仇旧恨的积累使矛盾升级,导致关系的破裂。
二、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
(1)社会交换理论:人们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目的在于以个人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偿的交易。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交换的不仅是物质和金钱,而且还有社会性的东西:爱、服务、信息、地位等等。
(2)社会规范理论:
互惠规范:交互性规范,人类道德准则中最为普遍的部分。
社会责任规范:知恩图报。
(3)进化心理学的理论观点:自然偏好选择那些促进个体生存的基因。
三、如何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1、家长: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孩子面前,尽量少的展现冲突和矛盾
2、教师:让孩子认识到,冲突是必然存在的,是合理的,是暂时的,可以通过主动的沟通,合理的表达解决矛盾,构建和谐、温暖的交往氛围。
第三章:感恩与宽恕
一、感恩:
1、概念:不仅是一种被高度称赞的人类美德,还是当前积极心理学领域关注的热点。感恩是一种个体通过感激情绪回应他人的恩惠而获得积极结果的人格特质。
2、结构:两个维度、四个层面。
感恩态度:认知、情感、意志和感恩内在四个因素。
感恩行为:感恩的外在表现。
二、宽恕:
1、概念:指改变对加害者的态度,从怨恨转变为原谅的心理历程。
2、结构:
(1)报复性宽恕:主要表现在儿童早期,认为他人伤害了自己,只有对自己进行某种补偿,才能得到宽恕。
(2)压力迫使下的宽恕:在青年早期表现明显,只有在外部压力的迫使下才会宽恕冒犯者。
(3)无条件宽恕:主要表现在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期,宽恕是无条件的,是为了提升爱的体验。
三、如何培养感恩和宽恕之心
1、通过读书、讲课、体验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感恩和宽恕。
2、建立感恩存折和宽恕存折。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教育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唤醒,是对人内在潜质的开发与拓展,它应该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生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