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写文,收到一个生日会邀请,是女儿同学妈妈发来的。说周末儿子生日,想邀请我们一块玩。
我没多想回复了“好啊,生日一起玩”。
同学妈妈见我答应,透着屏幕都感觉到她松了口气。她说:“儿子给我说了10个同学的名字,他们的家长我都不太熟,只好厚着脸皮帮儿子邀请啦,你能答应我太高兴了!”
其实答应之前,我瞄了下桌上的日历表,生日会那天我是有事的,但还是答应了。倒不是为了面子,是为了孩子们的友谊。
家长之间大多都不太熟,属于参加幼儿园活动互相照个面的状态。孩子呢,他们天天在学校一起游戏玩耍,是很要好的朋友。所以我不能因为和对方家长不熟,拒绝孩子们的社交。
就像去年脸书上这个小男孩,一名叫泰迪的男孩过6岁生日,他妈妈为他举办了生日派对,并定好了40个披萨。却不想当天邀请的有32位同学和家长缺席,只留下满桌披萨和泰迪一人。
你看照片里的泰迪脸上挂满了失落,让人心疼呀。
倘若我拒绝女儿同学妈妈的邀请,想必生日那天,小寿星的脸上也会挂着和泰迪同样的失落了。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邀请同学玩、做客,过生日这样的事也多起来。他们这个年纪,不会有什么隆重的聚会,多是一些邀请你来我家,明天去她家玩的事。看起来像过家家,却是属于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的社交活动,我们能支持就尽量支持下。
其实不止是支持,有时候我们还要做孩子社交后面的帮手。
01
有段时间,女儿吵着不想去幼儿园,说幼儿园不好玩。回家也一副心情不爽的样子,脾气一点就燃。
几次沟通后,我得知她是和好朋友琪琪吵架了。
琪琪是女儿进幼儿园后玩的第一个好朋友,和琪琪闹矛盾,无疑是女儿天大的事了。
女儿告诉我,说琪琪抢了她的东西,还饶了她耳朵没跟她道歉。而我在琪琪妈妈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是,琪琪说女儿也抓了她的头发。
孩子间的打闹有时很难判定谁对谁错,除非亲眼看到,所以我也不好责怪谁对谁错。了解到情况之后,只对女儿安抚了一会。
据我在老师那了解的情况,两个小姑娘并不是因为互相抓绕了。是老师担心她们两再起冲突,故意将她们分开做游戏活动了。
自己的好朋友不挨着自己玩,这就难怪小姑娘心情不好了。
你一定在想,天哪,小屁孩的矛盾竟然这么复杂。你想的没错,孩子也有小心眼的时候。
所以我和老师商量的做法,是第二天不将她俩分开,和往常一样挨一块玩。
结果第二天,两人和好如初,女儿又高高兴兴去上幼儿园了。
02
网上听到很多“不要帮孩子社交,让孩子自己做主”之类的声音。我赞同这个观点,但又不完全赞同。
我理解的“帮”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孩子处于社交无助时,大人出手帮忙解围,最终是让孩子自己解决的。
一种是大人通过自己的判断,替孩子决定,让孩子照着决定去做的。
当然我赞同第一种“帮”,第二种我更觉得有替孩子社交的嫌疑了。替孩子社交的举例,生活中很多,最为常见的是孩子间打闹。
比如A孩子把B孩子打了,B孩子的家长就告诉他:“下次打你,你就狠狠地打回去”;或者教他远离A孩子“不要跟打人的坏孩子玩”。
事实上呢,孩子们的矛盾没有上升到那么严重,他们只是一时不懂得如何化解罢了。但被我们这么一插足,矛盾就升级变严重了。
女儿班上就有一个同学,家长敏感,稍有擦碰就很紧张,觉得自己孩子受欺负委屈了,要找老师找家长。所以两个学期,她还没交到能玩到一块的朋友。这孩子也敏感,别人碰到她,她就和对方说不跟你玩了。
我倒觉得,这位家长如果放松一点,不把孩子一些小矛盾看的那么严重,或者有矛盾了,正面引导孩子,或许结果会没这么糟糕。
他可以告诉孩子,若有人打到你了,可以寻求老师帮忙;或者大声把感受说出来,让对方知道自己生气了,需要对方道歉等等。教会并帮助自己孩子学会一些处理矛盾的方法,遇事孩子就懂得应对了。
03
我发现身边不少大人,有点爱替孩子择友的趋势。
比如,自家孩子有好的习惯,不挑食爱卫生。于是呢,就不希望孩子接触那些挑食邋遢的小朋友,担心被带坏了习惯。
还比如,按照家长之间是否谈得来,决定孩子跟对方要不要继续交往。见过一些家长,就因为家境差距,有意让孩子远离对方孩子。
在成人眼里,朋友有好坏之分,男女之别,地位之别。其实孩子眼里只有单纯的一起玩得高兴。
若要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标准择友,那他们会失去很多,本会成为好朋友的人。再说那也不是他们喜欢的朋友,是我们喜欢的朋友的样子罢了。
所以还是尊重孩子之间没有挑剔、攀比的单纯交友吧。至于我们的择友标准和担忧,可以暂时先收起来。
等孩子再长大一些的时候,他们会慢慢意识到并区别,哪些是益友,哪些是损友。
04
在孩子的社交上,有种放风筝需要舍得放线及时收线的感觉。不能管的太严,给孩子没了自由和选择权利的束缚;也不能放着不管,给孩子留下在社交无助中的彷徨。
我能想到理想的尺寸,是做他们身后的社交帮手。
在他感到不知所措时,敏锐地洞察他的异常,并和他一起应对面临的问题。给他看看社交类绘本,让他从故事中领悟一些方法;给他讲一些我们儿时遇到相同问题时的感受和做法;相信他和朋友之间的友谊,尊重并给予支持。
小鸟翅膀总有硬朗的时候,孩子会有长大的一天,他们需要朋友如我们需要食物。
所以社交的能力,他们越早学会,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