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升平 文
孩子们爱我们,同时也怨恨我们。他们对于父母,老师以及任何可以管教他们的人,都有两种态度。
父母发现要接受这种又爱又恨的矛盾情感很困难,他们自己不喜欢这样,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认为对人又爱又恨在情感上天生就是错误的,特别是对家人而言。
我们可以试着接受我们自己内心以及孩子心中的这种矛盾的情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孩子应该知道这样的感情是正常的,自然的。通过承认孩子的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出来,可以减少孩子的内疚和焦虑。
比如说,你似乎对老师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你既喜欢他又讨厌它。
你似乎对你的哥哥有两种情感,一方面你敬爱他,另一方面你又很厌恶他。
你有两种想法,你既想去参加夏令营,又想呆在家里,对吗?
对孩子的矛盾情感,保持平静的批评的态度对孩子有好处。因为这样给他可以给他们传达一种信息,即使是这样混合的情感也是能够被理解的。
有些家长一听就晕了,你这孩子怎么回事,一会儿喜欢她,一会儿又讨厌它,你总是反反复复,前后不一致?
对于人类的本性而言,有爱就有恨,有尊重就会有嫉妒,有奉献就会有对抗,有成功就会有担心。这些感觉其实都是真实的,不管是积极的消极的,这些情绪都是客观存在的。
很多时候,我们被教导说消极的情绪是不好的,我们不应该这样想,我们应该为那样的想法感到耻辱。
从一个人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讲,我们不能对那些想象中的不好的或好的,去妄加评论。只有"行为"才能受到谴责和表扬,而"感受"不能、也不应该受此对待,对感觉下判断,或者对幻想横加指责,不但妨碍个人的自由,也会对人的精神造成伤害。
在我们生活当中一定会有这样的时刻,我们感到愤怒,恐惧,悲伤,开心,贪婪,内疚,渴望,不屑,喜悦,厌恶。尽管我们无法随意选择这些情绪,但是倘若我们知道他们是什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何时以及如何表达出来,这是问题的关键。
许多人被教育得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
当他们感到振奋时,被告知说那只是不喜欢而已;当它们感到害怕时,又被告诉说没什么好害怕的;当他们感到痛苦时,教育建议他们要微笑着勇敢面对;我们许多人被告诫在不开心的时候要强作欢颜。
说实话,情感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对孩子来说,知道他怎么想远比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想更重要。
当他确实是是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时,他的内心就不太可能是一团糟糕,同意吗?
我是景升平,您身边的亲子教育老师。希望本文对你有帮助。明天继续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