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随着《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怎么看待咪蒙矩阵旗下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反映了哪些问题?》两篇文章的刷屏,新出现了一个概念——含咪率。含咪率指的是微信好友中,关注咪蒙公众号的好友数量占全部好友数量的比例。并且,有人已经将含咪率作为衡量微信好友质量的重要标准。
我是关注过咪蒙公众号的。当时,有个微信好友在咪蒙团队工作,那时的她,拥有着对团队领导者迷离的眼神,并对身为其中的一员倍感自豪。我怀着极大的好奇心了解了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做法,诸如“就是不想上班假”“姨妈假”之类的调休办法,咪蒙出国便带一堆的口红、包包,任性赏给员工的即时激励办法。
但看过几篇文章之后就果断取关了。因为我牢记着林清玄先生的教诲,一碰到新词汇、新事物、新观点、新鸡汤,就默念“林清玄五字大明咒”——大家都是人,所以在看见某些10万+的爆款文章时也念“我们都是人”,随即开始以常识和自身的认知来判断眼前的鸡汤。
比如,鸡汤说:“女友对你作?你应该谢天谢地,因为她爱你。”但心理学中的“主动控制力”(effortful control)告诉我们:“作”可能源于“理想化与偏执化”的扭曲,表现为情感反复,在两性关系中,有一方“作”,就说明其可能缺乏主动控制力,“作”的次数多了,甚至可能损害双方的关系。而这样言之凿凿地让男友谢天谢地,不知那些“作女”的男友们是怎么想的,毕竟这种爱的方式,为常人所难理解,因为我身边的男性朋友经常说的话是“我女朋友一作,让我身心俱疲”。
再比如,鸡汤说:“不能控制自己体重的人,就不能控制自己的人生。”但我的直觉告诉我:瞎说,我马上就能举出一个反例,因为我身边就有一位老师,他总爱拿自己的体重调侃,自黑是个“胖纸”,但他著作等身,为无数的企业传经送宝,在他的指导下,或顺利度过危机,或躲开了“坑”,在我眼里,他明明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人生。还有某知名相声演员,被搭档调侃坐飞机要占2个座,穿XXXXXL号衣服,他没法控制自己的体重,但人家捧哏的水平很高,深受观众喜爱,也不能说是没有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人生吧。如果直觉不准确,那么,用遗传科学来说明一下,科普纪录片《我们为什么变得这么胖》中指出:科学研究发现,有100种基因与常见的肥胖有关,其中作用最大的基因叫做“脂质及肥胖相关基因”,也叫“吃货基因”(FTO)。每个人都携带FTO,但有些人遗传了一种略有差异的FTO,因而增加了肥胖的几率。再回头看鸡汤的出处,大多是减肥产品或健身房的宣传用句。如果细究下去,这不过是营销策略中的常用手法——“恐惧营销”罢了。
如此看来,鉴别毒鸡汤,仅用“认知”这一招就够了。而要提高认知,可以用常识思考、换个角度看问题、举个反例来证伪、用价值观做出判断、活用课本知识等。
看到这里,或许已经被你发现了——这根本就是一篇鸡汤文。是的,的确是希望提高认知水平,不要随便被毒鸡汤害了。至于此鸡汤是否有毒,取决于你的认知,我不得而知。
以上为今日所思。
祝你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