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8月4日,进行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樊振东与瑞典选手莫雷加德争夺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
追溯历史,24年前,在2000年举办的悉尼奥运会中,孔令辉与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在男单决赛中相遇。由于正处于世纪之交,所以大家将这场比赛称为“世纪之战”。两人前四局各胜两局,不分高下。决胜局孔令辉率先变化,以不常用的新式发球打乱了瓦尔德内尔的节奏,最终以21:13拿下比赛,夺得这枚珍贵的奥运金牌。
24年后,中瑞之间的巅峰对决重演。
由于王楚钦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32强的比赛中,输给瑞典选手莫雷加德,爆出巴黎奥运会的一大冷门。
联系前面发生的王楚钦球拍被踩断的事件,似乎王楚钦的爆冷出局与这一事件很有关联。临时换拍对比赛还是有些影响。一是手感需要适应。乒乓球运动员一旦更换球拍,即使是备用拍,也会有细微的差别,影响运动员的手感和击球效果。二是增加了心理压力。重大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很重要。更换球拍不但有适应问题,还有因此产生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往往会影响运动员的临场发挥。这些影响恐怕对赛前准备也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比如赛前休息,状态的调整。
当然,这只是可能存在的原因,究其根源,还是运动员自身要有应对突发异常情况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把输球归咎于这种突发事件。
王楚钦的突然出局给樊振东带来巨大压力。中国男单金牌的争夺重担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这种情况下,我更关注起乒乓球男单决赛。晚上八点之前,我就打开电视,等待大战开始。
终于到了争夺金牌的最后时刻,决赛开始了。
第一局,樊振东迅速进入状态,主动上手。莫雷加德临场反应迅速,针尖对麦芒,两人打得难分难解,一度极为胶着。男选手的比赛更有一种力感和突然性。在第一局比赛中,感觉还是樊振东有些受制,比分一直有些落后,放手攻击的球到了莫雷加德这边,似有神助一般,被莫雷加德打出几个漂亮的回球。第一局,樊振东没有抓住机会,莫雷加德11比7赢下了第一局。
第二局,樊振东开局后比分还有些落后,他开始调整节奏,注意落点的变化,场上战况开始有了变化。随后,樊振东利用发球的变化,果断出手,莫雷加德应对不及,樊振东以11:9扳回一局。
第三局,场上对战更加激烈。樊振东注意节奏和反手的攻击,反手成功率也明显提高,造成莫雷加德失误增多。场上不断出现对攻搏杀,但一旦进入相持阶段,樊振东的硬实力就占据了优势。最后,樊振东以11:9拿下第三局。
第四局,樊振东逐渐进入以我为主的状态,出手更加果断,信心更足。在相持抑制的过程中,发挥出自身优势,对攻过程中获得完全的释放,连续得分。莫雷加德没有手软,加强搏杀,将比分咬住。最后,樊振东还是凭借此前建立的比分优势,赢下这一局。
第五局,莫雷加德心态有些变化,失误增加了,一开局比分就处于落后状态。这时,樊振东也增强了信心,打得更加耐心,场上局面明显变化,樊振东大比分领先,最后赢下了整场比赛。
樊振东不负众望,在王楚钦失利的情况下,承受住了压力,为中国队夺得了第十七枚金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