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冠状病毒疫情,几乎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每天数据的更新,哪里又增加了多少病患,哪里又有多少人去世,还有网上各种跟此次疫情相关的新闻和段子。
在我家里,老公就是这样的人,时不时也会跟我分享这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的日常也管的特别多。出门必须戴口罩,孩子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就要求他们马上洗手,在家穿着厚厚的家居服,还要强迫孩子们在里面穿的更多一点,怕感冒。感觉空气里到处充斥着恐慌、紧张、烦躁、不耐烦的气息。
疫情之下,难道除了恐慌,就没有其它的事情可以做吗?
疫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国家层面也在大力控制。我们个人能做到最好的事情,也就是照顾好自己,不要再给社会添乱。
出门戴口罩,做好消毒工作,这些是必须的。为自己也为他人负责。然而,除此之外,没必要去焦虑、恐惧太多 。疫情不会因为我们的恐惧和焦虑就很快过去。相反,只会造成身边人的焦虑和恐惧,继而不断放大恐惧,没有任何好处。
怎么过都是一天,与其把精力放在关注疫情恐惧、焦虑上,不如,多花些心思,做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事情。担心被传染,不如想想怎样可以提升免疫力,进而为提升自己的免疫力做些工作。难得在家不能出门,可以有时间陪陪家人,那就心情放松,好好陪陪家人。 弥补一下,平常忙碌错过的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 陪父母聊聊天,帮爱人一起做做家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机成了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家里人手一个手机,刷剧的刷剧,抢红包的抢红包,刷各种无聊的视频、新闻。
然而,家是港湾,是充电的地方,想要更持久的续航,也要时时维护。家是滋养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家庭成员心灵的土壤,土壤的肥沃还是贫瘠依靠每一个人的用心浇灌。
当你觉察不到你的孩子不敢接近你,跟你说话也总是低着头,连吃饭都是速战速决,不敢坐在桌上跟大家一起吃的时候。你意识不到这有什么问题,也不可能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即使你觉得有点什么问题,然而,在你看来,也不知道有怎样更好的方式,不如用自己惯有的模式,简单、粗暴。
当你察觉不到老人的无聊和落寞的时候,你依然不会放下手机,好好陪陪他们。有时候,不一定你要讲什么,能够做到很好的倾听也很好。
适时的给家人一个拥抱,表达一份爱意或者一份歉意。我们这一辈以上的人,都不太愿意去表达爱,为什么不去突破一下自己呢?一个拥抱足可以传递很多的信息。在离家的时候,父亲有力的拥抱,我感觉到了他的不舍,眼泪都差点流出来。妈妈的拥抱总是绵柔温暖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哥哥的僵硬和不自然。就是要去打破这些僵硬的东西,让身体里面原本的柔情、温和流淌出来。与家人的相处才能更舒服。
有太多的功课值得我们去做了,让我们放下那份担忧,恐惧。趁这个不得不在家的假期,好好的来修建我们生命的内核吧。学习一些健康知识,身体更加的健康。好好用心的陪陪家人,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能会走散,但永远走不散的是一家人,家里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未来为人处世,都跟我们每一个时刻的用心,息息相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