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世上,所谓的“穷人”有两种:一种是物质很富裕,但内心特别贫穷的,这种人需要心灵上的帮助;还有一种是物质生活贫穷,连基本的生计都难以维持,他们需要财务上的资助。
(一)心灵的贫穷
许多人本科、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毕业后,当他们穿过优雅的环境,步入整洁气派的办公室时,却发现自己和这里格格不入。
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于怎样为人处世、怎样做个品性善良的人,缺乏了这方面的教育。
学习理论或者技术,可以让自己对生存有把握,但如果缺失心灵教育,不论在学校读书还是在社会闯荡,都很难真正开心起来。碰壁多了,有时会缺乏自信,甚至走向绝路。很多学生自杀,就是因为少了这方面的教育,太脆弱。
而且心灵贫穷的人大都喜欢攀比,“同事买房了,我也要买;谁谁谁买车了,我也要买……我们是一样的,他们有我没有,怎么行?”
虽然一个人生存于世,都有自己想要寻找的东西。但有些是我们不需要的,在追随的过程中,我们要反观自己,也看看身边人的状态,或许自己会有所醒悟。
所以,面对喜欢攀比的人,我们可以建议他不要往上比,要经常和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比。如果他想学会与人相处、提升面对挫折的能力,可以建议他学学儒家文化或者宗教思想。孝顺父母,约束自己。
通过训练我们的心,才可以让我们被惯坏的心态,进入一种善的、宽广的状态。从长远来看,这种心态的利益远大于文凭的意义。
这种爱和慈悲的训练,让我们知道,无尽的欲望会毁坏我们正常的生活,不断去追求、攀比,就会陷入种种的痛苦当中。
(二)物质的贫穷
这里有个流传开来的小故事:
曲吉是拉萨一间宾馆的服务员,每月的收入1500元,她的丈夫早已过世,她用这些钱,供女儿在内地读大学。
曲吉家在小昭寺的背后,是那种老拉萨人家。她每天都会背着一个旧布包上下班,里面都是装着一毛一毛的钱。走出宾馆过了马路之后,有许多乞丐在路边向行人讨钱,这时曲吉会给每个乞丐一毛钱。
遇到行人不解时,曲吉就会笑着说:我妈妈在的时候就这样做,我从小也是这样做,可是从来没有因为给出一毛钱而吃不上饭……我妈妈说,一毛钱的布施,可以让慈悲心像流水一样不断掉。最后形成大海一样的慈悲力量。
爱不仅可以传递给他人,就拥有爱心的个体而言,爱的力量还可以从今生传递至生生世世。
很多人认为,慈善是一种短期的突发性行为,似乎只有发生了灾难,才会让人联想到“慈善”。但实际上,做慈善不一定非得有很多的财富、很大的权力,只要有一颗爱心,人人都可以为“穷人”提供帮助。
不知足的人,虽然富有却是贫穷的。相反,一个知足的人,虽然贫穷却是富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