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一些用户及创客进行了多次业务交流,其间,大家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云计算的概念释疑、云计算服务的安全性以及工业云的业务发展等话题。
2015年11月6日,在上海参加了Autodesk的AU大会并参观了工业博览会。周末,西安云淡风轻,难得在阳光下放空大脑,突然之间,基于上述话题涌入了很多相关元素,遂一一记录,也许随后,我会给用户、创客伙伴们这么讨论“云计算”、“工业云”的内容。
在参加过的很多活动之中,对于云计算有着很多不一而同的解释。其中最频繁出现的大抵就是“云计算就如同水、电一样,按需索取,精确计量”。不少用户会持续追问,“云计算同水、电服务区别在哪里?”
其实,水、电服务这样的比喻解释已经比较明确的说明了云计算的核心特征,即“按需索取、按量计费”;但一定要明确区别的话,我认为云计算同水、电服务运营方式类似,但云计算同水、电服务交付有着本质区别;水、电均是由相关公司针对源头进行制造,并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输送、计量入户,交付的是实际的“水物质”与“电力能量”,自来水公司及电网公司的能力只是为了保障交付物的制造与输送以及计量;而云计算虽然也是“按需供应、按量计费”,但云计算实际上的核心是各类能力的整合,是针对用户稀缺资源的低成本补充。云计算交付的是虚拟的能力及服务;那么,用户具体需要什么呢?当然是稀缺资源的低成本补充。这包含了针对人才的能力聚合、针对计算资源的能力聚合、针对知识的汇集,而用户无需为这样的需求长久买单,只是按需索取“能力”来服务自己即可。而且,虽然水、电服务同云计算类似,不必关注过程、细节,只享用交付成果。但云计算是同用户有交互的,是定制化的智能交付,而不是标准化交付。此为,一点点差别。
“云计算安全性如何”,这恐怕是所有用户都会问到的问题。我们还用生活中的事务举例。
对于水、电服务,您考虑过信息隐私吗?一定没有。实际上,大家对于云计算的安全畏惧更多是来源于不信任,而不是不安全。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数字化社会,各类信息周而复始的出现、驻留、存储,而针对这些关联到业务、个人信息的直接读取,是让人非常难以接受的。那么再回到刚才的问题,您用水、电服务的时候考虑过信息隐私吗?当前,在大数据技术日趋完善的基础上,已经没有完全的隐私,我们用水、用电,只要样本够多、计量够细,相应的人口、个人习惯、家庭或团队成员日程、业务处理、特征计算等方面的信息唾手可得。那我们为什么不质疑水、电服务的信息安全呢?首先是水、电服务同信息似乎概念距离较远,其次,对于自来水、电网公司公众存在信任或者公众不清楚精准计量结合大数据可能导致的信息泄露方式。其实,云计算信息安全同水、电服务信息安全几乎相同,首先是主体运营方承诺不针对敏感信息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技防措施控制管路、网络的单一计量;而工业云首要保证合乎国家标准,并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再配合技防措施对数据进行私密保护”的三重体系化保障同上述安全信任机制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工业云的“合规、政府背书、技防体系保障”是业务安全可以信任的保障。相对于个体用户来说,安全性不降反升。
在工博会上看到了大量的机器人,这让我联想到了电影《终结者》。一家德国企业的“工业4.0解决方案”中提及“让工厂制造工厂”,这同“天网”机器制造机器的意境何其相似,开个玩笑,这也许才是我们该担心的云计算安全。
从这个话题展开联想,工业4.0的智能制造就是针对定制化指令的智能理解并付诸生产计划。定制化指令应该来自于用户的需求描述及设计数据,也就是说智能制造的入口在广泛分布的云设计用户端?这个相信是Autodesk公司乐于听到的。那么智能制造的这个方向也许就是Cyberdyne公司(终结者芯片研究公司)的原型?
工业云将建设并追求生产接单到发货的工业制造全生命周期流程支撑,为陕西省的制造企业提供深度的流程化、信息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工业云当前不缺平台、不缺机制、不缺计算能力,甚至有完备的异地灾备设计,缺少真正能忠实贯彻解决方案理论的工业一线“智能岗位”,如果通过云端的解决方案、配合高性能的计算能力分发、辅以精准的供需对接指令计划、再交由工业云覆盖用户的一线机器人,工业制造的天网雏形显露。
工业云将持续开展研发,并对接合作伙伴,期望提供全天候、自动化、按需定制、高度适应的智造支撑。当然,控制代码的运行原则,避免工业云核心平台让某个工厂造出T800,也许会是工业云安全团队必须考虑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