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发现自己在各种群中,疫情期间,好像被加入了很多群,购物券的,团购的,读书学习的,护肤的,着实不少。有的群动不动消息就100+,时间久了也都懒得看。有的群里基本就运营者自嗨啦。群里没互动。居然有这么多凉掉的僵尸群,社群管理中,让大家做到持续的参与活动,让这个群热络起来,还是蛮有难度的。
作为用户角度,我们为什么渐渐就不参与社群的活动,在其中销声匿迹了呢?
1.这群对我来说没啥用,说的内容活动我都不关心。
2.群里面人太多了,叽叽喳喳那么几个人,一直刷屏,没什么营养的唠家常。
3.群里面的人我都不认识,说什么不说什么感觉也不太好,还是不说了,看看大家说点啥就好。
大致这三类的原因,背后从社群运营者分析:
1.同好原则没把握好,直接把自己微信好友拉入群,人家还不知道要不要运动打卡,,一下子就被赶鸭子上架了。
2.社群管理规则要求不清晰,大晚上11点多还在刷屏,影响到其他成员,在社群之初应该就明确群的规则,不打广告,不转发与本群学习内容无关的链接。
3.群内部的人只是和群主有关联,彼此之间陌生,这样单线的联系。社群人员之间没有交叉相互之间的联系。
那我们应该如何满足到我们的用户?
1.仪式感
从进群开始,开营仪式,过程打卡反馈,结营颁奖各个环节的节奏把控
报名之后的问卷调查,查查大家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决定,开营把学习规则流程清晰,方便后续快速参与进来。
to do:报名的问卷,群规介绍明确,
2.参与感
让成员之间,以及和运营者之间形成互动,参与进来。如何持续参与打卡?如何持续参与群讨论?
to do:提前通知发起与同好有关的群话题,展开讨论
让大家彼此之间跨组别认识新伙伴,勾搭有趣的新人
统计负责人的轮岗参与制
3.组织感
事情有组织有分工,清晰明确,不是一团糟
to do:以图像音频的形象化提前告知大家
4.归属感
彼此之间有情感温度,认同社群文化理念
to do:通过平时的分享,视频讲述我们的理念
交互性的活动设计
每天的突发灵感用我的灵感胶囊记录下来,后续都是每个行动的思路触发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