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坚持把人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更完。
其实这本书早在两年前就开始在网上日更了,日更前幻想过订阅节节高,幻想过商家买我版权该怎么办,幻想过评论区吵翻天,当然,也幻想过平平无奇激不起一丝浪花。结果却真的是最后一种情形,连个响儿也没有,如果不是提前给自己立下誓言,做事要善始善终,估计不到半年就断更了。
今天看到这个问题,回首这一年,发现这竟然是2024年认真做过而且是做完的唯一一件事。也罢,毛主席曾经说过,先解决有无的问题,以后再解决好坏的问题,万事开头难嘛。
最后,附上拙作《屌丝突击》(又名《时代突击》)的结语,作为本文,也是2024年的结束语吧。
这是一本以我当年大学生活为蓝本的长篇小说。
首先得说一句,在当下,通过网络发表现实题材小说基本没有市场——别说挣钱了,就是看书的人也没几个。
一个是审核机制,很多东西不让写,我全篇没带任何反动的词句,但文章经常莫名其妙地被夹,问管理员原因,也不明说,就扔给你一段笼统的规定让你自己猜。没办法,我只能试探着改,一遍不行两遍,有些字词改成了网络黑话,有些章节改得面目全非,阅读体验大幅下降。咱不是不支持审核,但你总得有个明确的标准不是?
另一个是现在大家都很累,白天上班卷一天,晚上好不容易想看会小说休闲一会,好,你整一现实题材小说,主题还那么沉重,看得人更压抑了。就算你主题轻松,能轻松过爽文去?
有鉴于此,这应该是我唯一的一本长篇小说了,最起码是唯一的现实类长篇小说。以后如果还要继续写的话,我也会转向网络文学。
其次,尽管没几个人看,但通过写这本书,我还是有不少有益的收获。
这本书就像一本日记,记录了我大学四年的点点滴滴。尽管有不少情节是后期加工改编的,但大部分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有几处情节我甚至敢断定,如果不写这本书,我将把这些情节忘得一干二净。这些点点滴滴,就像窖藏的老酒,历久弥香,也让我更加怀念无比美好的大学时光。
写到这里,我想起大二时曾经发生的一件小事。
那天,我和几位同班同学到寝室楼后的军工操场踢球,踢的是小场,我们用两摞衣服堆了个简易球门。这时来了一位穿切尔西球衣的中年人,想加入我们。我们其实不太喜欢陌生人的加入,尤其是校外的社会人。对方似乎看穿了我们的心思,自报家门说他也是工程的,自动化专业毕业的,于是大家愉快地接受了老学长。在间隙聊天时,我问老学长在哪里工作,他说就在学校附近的某个写字楼里,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公司。我问一个月能挣多少钱,他说几千块吧。我原本以为咋还不月入过万,结果毕业这些年才这几个钱。我当时在内心将他鄙视了一番,觉得这样的人真给学校丢人,换作是我,我都没脸进学校。可是谁能想到,十几年后我竟然混成了自己当初看不起的那种人,淹没于芸芸众生中,只能说时也命也。本以为大学毕业是开始,没想到却是巅峰,考入工程成了此生最高光的时刻。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
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黄尘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你带不走,
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最近比较喜欢刷经典老剧的经典片段,也迷上了听老歌,看来我是真的老了。很想回哈尔滨看一看,回军工大院走一走,但是又怕破坏掉心里珍藏的一些东西,于是就这么一直纠结着。可能哪一天忽然想开了,也就回去了。
最后,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祝大家幸福安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