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秋节| 除了吃月饼,孩子还应该了解哪些知识?

中秋节| 除了吃月饼,孩子还应该了解哪些知识?

作者: 书果星球儿童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20-09-30 17:02 被阅读0次

在中国几个传统的节日中,中秋节可以说是除了新年外,最受国人重视的节日了。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每逢这样的节日,全国各地都会庆祝。但在大多数孩子心中,中秋节似乎只与月饼有关,除了吃月饼,大多数孩子对中秋的知识了解甚少。

当孩子问起你中秋的问题,你要如何回答?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書果星球除了送上满满的祝福,还为父母和孩子送上一场“知识盛宴”。

各位家长和小朋友们,坐好小板凳,竖起小耳朵,这个中秋节,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秋起源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效仿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了民间,形成了一种传统活动。

另一种说法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到了唐代,这种风俗也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也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传说

嫦娥奔月

传说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

后羿的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上飞去。当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从此长居广寒宫。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对着月亮摆下宴席,期盼着能与嫦娥团聚。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可爱的玉兔,这是民间公认的。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的她想抓住什么压下身子,便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儿当然无法留住嫦娥,随她一起上了月亮,成为神话中一抹可爱温馨的色彩。

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

中秋习俗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非常受重视,在民间有着各式各样的习俗,如:拜月、祭月、赏月、兔儿爷、舞火龙、玩花灯等,不同地区还有其他不同习俗。

这当中最著名的习俗当属 吃月饼 和 赏月了。那为什么要赏月、吃月饼呢?

中秋节又是怎么来的呢?让我们进入——中秋节千千问。

为什么要吃月饼?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

明代起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而且只在中秋节吃,是明代起民间盛行的中秋节祭月时的主要供品。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月饼寓意团圆,也是明朝开始的。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为什么要赏月?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 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此外,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思乡之情。

学习完这么多知识,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在诗词中了解中秋,品味诗词中蕴含的浓浓情意。

六首最美的中秋诗词

最雄浑的中秋诗词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贬谪荆州,中秋之夜怀念远方,写了这首诗。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情感真挚,特别是前两句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最寂寥的中秋诗词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最有边塞味的中秋诗词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

李白描写月亮的作品真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等,当然大部分不是写中秋的。

最具亲情的中秋诗词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但诗歌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常被后人借鉴。

最具科学幻想的中秋诗词

《木兰花慢》

宋•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一连串的发问,使得这首词几乎是中国古代最有科学色彩的一首词。月亮为什么能在空中不会掉下来?沉到海里,不会被碰坏吗?为什么圆月渐渐变成一道弯月?是不是这边沉下去,那边就升起来?……

八百多年前的辛弃疾,竟然在词中接触到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科学现象。王国维赞叹说:“直悟月轮绕地之理……可谓神悟。”

最著名的中秋诗词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通观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書果星球祝您阖家团圆,

万事圆满,中秋节快乐!

相关文章

  • 中秋节| 除了吃月饼,孩子还应该了解哪些知识?

    在中国几个传统的节日中,中秋节可以说是除了新年外,最受国人重视的节日了。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

  • 演讲练习阶段一

    1/90—【月饼 过年 知识】 提到中秋节必然联想到吃月饼、送月饼;所以,月饼是中秋节必备的传统美食。就像是每逢过...

  • 中秋快乐

    今天中秋节,想起我们家长的习俗,除了吃月饼,还有个保留节目是玩火把。小时候对中秋节最大的兴趣不是吃月饼,而是玩火把...

  • 中秋各地都爱吃点啥?

    中秋除了赏月,吃月饼,都有哪些饮食习俗呢? 1.月饼 中秋少不了月饼,天南地北都能找到月饼的影子,京式月饼、苏式月...

  • 2022-09-11

    中秋节吃月饼没错,我也在中秋节这天吃月饼了。 但是……我选择的是中午吃月饼,而并没有应景地晚上对月吃月饼。 细雨,...

  • 吃月饼的由来

    中秋节吃月饼已经成为我国的一种饮食文化,但是你知道吗?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吃月饼的由来是什么? 传闻中秋节吃月...

  • 泥工《 制作月饼》

    1、通过制作月饼让小朋友知道中秋节,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2、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 3、体愿制作过程的乐趣。 瞧,...

  • 中秋节将至,选华米科技的这款新品手环送父母最合适

    中秋节就快到了,除了准备月饼外,还应该给自己爸妈送点啥?华米科技刚刚发布的这款AMAZFIT米动健康手环1S就是一...

  • ………………three

    中秋节一起吃月饼^_^

  • 中秋节吃什么?

    今天中秋节,都有吃月饼吗?我吃了半个月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秋节| 除了吃月饼,孩子还应该了解哪些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nu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