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瓦尔登湖》第一章 生计
时隔两年,重新翻开《瓦尔登湖》,读感却是迥然不同,像是现在的一个小人儿A在对去年初的那个小人儿B说,嗯,在这点......这点上,我不完全赞同梭罗的说法。而B当时是对梭罗近乎崇拜,有种惺惺相惜的情感,那就是她向往的生活态度啊。对于自己这种思想的转变,我还是蛮吃惊的。
梭罗说: “看着马路上的车夫吧,他不分昼夜地向市场赶去;他体内有什么神圣的悸动吗?他最高的职责就是让马匹吃草喝水!...... 你看他战战兢兢、鬼鬼祟祟的样子,每日不知道担心些什么,完全没有不朽和神圣的气派,而是变成了奴隶和囚徒......”
他在担心什么?或许他正在担心今天一家老小有没有晚饭吃,有没有热茶喝。孩子正在长身体,现在却瘦的皮包骨头,有没有钱买牛奶。他的牵绊,他的无能为力,让他只能选择低贱劳累的行当,让他看上去那么的不体面。什么是神圣的气派? 将妻儿丢下不管,独自隐居山林,过清苦但自由的生活,就是神圣吗?
我们大部分人都干着普通的工作,拿着普通的工资,心里被各种忧虑牵制着,就算生活开支可以节俭,孩子的学费,和他能自食其力前的一切费用,都要通过父母每一个平凡日子的劳作积攒起来。稍有不慎,可能就前功尽弃,重新来过。
梭罗说: “在生活中疲于应付各种自找的烦恼和多余的劳役,乃至没有余力去采摘那些更美好的人生果实。他们的手指太过劳累,变得非常笨拙,而且抖个不停,所以无法去采摘”。
普通人的看似一点都不神圣的自讨苦吃的日子,真的毫无意义吗?不,只要有心,一样可以品尝美好的人生果实,它是孩子吃得正欢时说的一句“好吃”,是一家人在舒适温馨中嬉戏打闹的声音,是夫妻俩手牵手一起看场电影的浪漫,是周末早上一起享受早餐的惬意。而这所有,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
我不否定梭罗的超验主义,相反,如果可以,我喜欢住在大自然中,过着简朴的生活,追求精神的满足,然而,对于家庭来说,这种生活不够现实,而且,每一个为了家庭努力奋斗的人,都值得被称赞,只要不过于追求物质的享受,一样能找到心灵栖息的精神花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