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流浪阿紫
之前小伙伴推荐,想看悬疑一定要看一下东野圭吾,我也去看了几本,都满喜欢的。这次老师领读课挑了这本,我当然要看一下,虽然没有在上课前看完,但是搭配老师的分析,我看的时候更有收获。
《那时的某人》是一本中短篇小说结集,一共收录了8篇故事。这8个故事,涵盖了东野圭吾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
在这本书的后记,作者东野圭吾将自己当时的创作初心写了出来,爆料了自己当时写这些文章的创意来源。我最喜欢看作者写自己的创意来源或创作过程的故事,可以感觉到作家也是活生生的普通人,可以感受到作家的苦恼与思考。
之前老师说,他认为这本书也可以倒着读,也就是先去读后记,然后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精读,再然后去通读、泛读。透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可以相对准确的理解东野圭吾的写作初衷,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的写作技巧。
之前老师曾强调过,为时代发声,也是写作者的一种职责、责任。我们就是要写这个时代,要写出大环境下的真实生活,要让以后的人了解这个时代。
这本书就是很好的例子,例如第1篇文章《谜团重重》,背景是日本泡沫经济巅峰时期。作者写出了当时日本经济环境下人们的浮躁,人们的焦虑,写出了大环境下人性的真实表现。
作者在情节中描写了当时人们的三观,想要挣更多的钱,想要获得更大的利益。描写了当时所有的人都围着金钱转,描写利益面前的人性。
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会有不同的发展,小说的剧情也要把这些都考虑进去,才能够让剧情有合理的发展。
从这几篇中,我们可以学习到,透过场景及小事件的安排与进行,刻画出时代的背景。不论是人们的穿着、态度、对话、fanyq等等,都能够展现出时代的特点。
另外,我们可以注意的是,在后记中作者不止一次提到自己对过去文章很不满意,可是自己觉得每一篇又都具有代表意义。的确,如果没有之前的积累,没有不断的成长,东野圭吾也将无法成为现在的知名作家。
这也是在告诉我们,在写作路上,要想获得成功,一定要不断的去读写,不断的练习积累,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我们才能够做自己的贵人,才能够成就自己。
其实每个人都一样,在写作初期,总是觉得自己写出来的作品不好,很多作家也都说自己写出的是垃圾。不过,就是这些垃圾,一次又一次推着我们前进。
我还记得老师说过,我们写过的每一个字都算数。只要坚持不断的努力,只要够多的练习,我们的文字就会从量变产生质变。也许几年后,我们自己回头看看自己的作品,也会忍不住说,当时写得真不好,自己也很不满意,那时,我们就知道,自己确实是有了很大的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