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理解“初心”这个词一直以为意思就是最初动的心思,最初心里想要做的事情。直到有一次无意中从《易经》上看到“初心”的释义反而一切的疑惑迎刃而解。
易经中对初心的释义是,最初的本性,也就是赤子之心,“赤子”是未经世事的孩童,内心单纯善良,对任何事情都保持有一份专注的好奇与持续不断学习的本质。而我以为的“初心”,叫“初衷”。
即在某一当时的所想所感。
我无法定论当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也不确定每个在生命中出现的人与事物还有多少“真实”的存在,也许每个人的底线都不一样。
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是否反而会是节操碎一地的人,而看似毫无底线可言的人,在容忍的尽头将情绪反弹,不知接招者是否能接住。
这就如同“爱情”、“友情”,来自生命中要有交集的人与事物。
初次看到一个人、经历一件事情、得到某件东西,若我们发自肺腑的产生的感受,比如,人我特别喜欢、事情史无前例的美好、东西再也找不更完美的替代品,这些所有感受其实都是“初衷”。
而在产生这么美好的“初衷”的时刻,是不是你决定产生“初心”的时候呢?
因为喜欢人才想要去全面的了解,因为觉得事物美好,才想要持续的去保持它,因为东西的珍贵才想要永久的保存,没有杂质的去喜欢。
然而“初衷”经不起任何考验,准确的来说是根本无法回归“初心”。于是,消逝的时光,不见的“初衷”。
而我们遇到这些“初衷”事件,其实本可以拒绝让它的发生。
我们却打开内心的门,一路陪着这些感人的初衷一步步走到离我们软肋最近的地方,这时我们早已丧失防御的能力,也即是我们看上去毫无底线可言,这些未能转化为“初心”的“初衷”将我们一次伤透,然后徜徉而去。
而看上去毫无底线的我们是不是一开始就让自己回归了“初心”,我让你靠近、允许事情的发生、珍藏某样东西,我是带着真诚让它发生的。如果“每一份初衷”都值得用我们的“初心”去对待。世界必定会充满更多的正能量。
四两拨千斤,水滴石穿。遇到的问题又怎么会阻碍我们。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当下用不着去明白,只是行走在当下,若动了“初衷”的念,当打磨品质,以一颗赤子之心去学习、去相处,去让结果善意。
因为一直以“初衷”的品质做人,万一遇到一个以“初心”对你的人,怕到最后收不了场的是你,毕竟谁都有伤害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