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不是不合群,只是想做自己

我不是不合群,只是想做自己

作者: 迎着太阳的小竹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1-05 16:08 被阅读0次

文 | 小竹子      图 | 网络 

1

在读高中时,我们班有位同学基本和其他同学零交流,这里就叫他小A吧。那时我们的座位都是固定的,每个人的位置确定下来之后,基本就会维持一学期不更换。

因为天天在一起,我和相邻同学们的关系很快就熟络起来了。课间休息之余,是我们最活跃的时候,从课堂作业到明星八卦,无所不谈。

那时候恰好小A坐在我的后排,除了上课,其他在教室的时间,他一直都在低着头,要么看书,要么作习题,从来不会主动和其他人说一句话,即使路上遇到了,也会视我们如空气。

高中三年,一直如此。所以当时大家给他打上了“不合群”“不尽人情”“孤僻”“古怪”等各种标签。

高考结束后,小A加了我的QQ,找我聊天,完全颠覆了我对他的认知,简直换了一个人。本应属于那个年纪的幽默,开朗,他一个不少。

高考成绩出来时,他超越了我们太多,成功进入全国十大名校。

他知道在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事,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够了,外界的看法,又有什么关系呢?

多年后,那时“玩的比较好”的同学,尽管我极力地维系着那些友谊,也基本都没有了联系。每个人都在成长,变化,都有了自己的新圈子,老的圈子当然会慢慢的过滤,封存,这也很容易理解。

人类从古至今都是群居动物,当一群人在一起时,总希望自己和外界保持一致的步伐,从而能够得到外界所谓的陪伴与认同。后来我渐渐明白,能够合群当然好,但当精力损耗在“做自己”和“合群”这两者中无法平衡时,最应该做的就是舍弃后者。现在看来,小A很多年前就很清楚这一点。

“做自己”影响的是个人内在的塑造与修为,而盲目“合群”背后只是一时的狂欢,狂欢之后,产生的可能会是更大的落寞与空虚。

从几千年前发展至今,人类一直在不断修筑着自己的文明建设,向更加文明化的社会迈进,从单一的物质生活,发展到丰富的精神文明生活。这就证明了人类对于精神追求是一种内心深藏的渴望,也是必然的趋势。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合群”,其实更大程度上需要的应该是精神上的共鸣,而不仅是无聊的“看似步伐一致”,不是吗?

2

转眼间,已经工作好几年了,对办公室文化也多少有点了解,我认为办公室文化应分为两种,一种是人情化,一种是公式化。这两种办公室文化正好我都有幸体验过。

公司是由部门之间与部门内的各个职位组合而形成,每个部门,每个职位做好本职工作,相互配合,通力协作,这样才会有较高的工作效率,我想这也是公司的初衷吧。

我先谈谈对于人情化办公室的理解。

在人情化办公室里,最需要的就是合群。在这里工作效率如何,是关系深浅的较量。同一件事情,关系好的员工需要其他同事配合时,可能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搞定了。而关系一般的员工需要其他同事配合时,可能1小时,1天,到最后可能压根完成不了。

那么“关系深浅”又是怎样定义的呢?

有同事多次暗示过我,应该和他们保持合群,这样才能成为大家友好对待的“好朋友”,比如像这样:有人出去逛街时,要和他们一起去;该吃饭时,要和他们一起吃,其他人没吃饭时,应该多留心,给他们叫外卖;每逢重要节日,应该给他们精心挑选礼物;平时要多买零食分享;多打八卦小报告;不要和他们不喜欢的人来往……

我刚开始按照这些“标准”做了一段时间,用心去配合着这些看似理所应当的事情。一方面我确实想和大家做朋友,毕竟“多个朋友总好过多个敌人”;一方面,我害怕被孤立,害怕需要同事配合的工作完不成。但后来我发现,做好这些事情的程度没有上限,每天都在小心翼翼中度过,不是因为工作任务,而是因为要随时注意有没有因为某件事情没有符合“标准”,而影响我和他们的“好朋友”关系,总是担心会不会被打上“不合群”的标签。

我变得迷茫,焦虑,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越来越没有主见。我开始越来越讨厌自己。

同一个办公室里,这些规则看起来确实没什么问题,是促进同事关系的润滑剂,但并不是做好工作的必备条件,更不应该作为一条必须遵守的标准。选择不遵守,那是本分,选择遵守,那是情分。

把同事转换为朋友这件事,正如《我的前半生里》贺涵所说,“你来工作是来赚钱的,不是来交朋友的,如果能交到朋友那是惊喜,交不到朋友那才是正常的。”

小孩子才想合群呢,大人都是看实力的。

把职场情绪化,我认为这是最可怕的地方。

后来我选择了离职。

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挺无情的,可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啊,我的时间太宝贵了,人生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着我去经营,我不想在玩玩闹闹,吃吃喝喝上面浪费一辈子的时间。

而公式化的办公室,顾名思义,所有的工作流程以及人员配合都按照公司的办事流程来执行,没有例外。不需要合群,不需要把同事变为朋友,不需要考虑工作以外的事情。在这里做好自己就够了。

不论工龄大小,没有人可以动摇公司规定,没有个人情感掺杂。不以资历论英雄,但凭实力证成绩。工作做得好,就会被表扬,再接再厉;做得不好,就接受批评,及时改进。

3

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丰富,我对于“合群”这件事情看得更淡了。对于朋友的定义也更加的严苛。确切的说,三观不合的,不能够相互促进彼此成长的,都不会是我花费精力去维系的对象。

这可能有些功利,但,毫无意义的牺牲自己,就伟大了吗?

慢慢的,在职场中,我更加偏向于直来直往,如果是同事,那就一起把工作做好;如果是客户,那就一起努力把客户的需求达到。我认为这就足够了。工作之外的交集,我不愿意去触碰。

把大家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你的专业技能,他们想要看到的也是你的专业技能,只要把这个点的价值无限放大,这就是专业。

之前看过一句话,大体意思是这样的:每个人的人生总有“一个杠杆点”存在,去帮助你撬动更大的人生价值。我想这个“杠杆点”就是每个人的核心技能。没有扎实的核心技能做后盾,纵使“朋友”布遍天涯海角,你也只是一个职场纸片人,一戳就破。

愿屏幕前的你也可以不必考虑合群,认真做自己就很棒。

<完>

相关文章

  • 我不是不合群,只是想做自己

    文 | 小竹子 图 | 网络 1 在读高中时,我们班有位同学基本和其他同学零交流,这里就叫他小A吧。那时我们的...

  • “合群”我不

    “合群”我不,我不是为了标榜我的清高,也绝不是说合群与朋友交好是一个错误的,只是想说有时候的合群反而是一种生活的累...

  • 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不合群

    网上看到,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不合群? 有个人给出了答案:“不是他们不合群,只是不盲目从众!” ...

  • 我不是太倔强,只是想做我自己

    文 ▏维小西 01 过年的时候,平时不善言辞的老爸,突然一本正经地给我开了个座谈会。 我一猜就是为了催我生孩子的事...

  • 我只是想做自己

    我只是想做自己这么简单…… 为什么我要和别人一样呢,为什么我要对不喜欢的人露出微笑呢?为什么我一定要听别人的安排呢...

  • 冯骥才曾说:“平庸的人用热闹填补空虚,优秀的人以独处成就自己。”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越聪明的人,越不合群? 有个高赞回答:“他们不是不合群,只是不盲目从众!” 深以为然,他们不是...

  • 我不是不合群 我只是不愿跟你们合群

    (转载) 01 临近毕业,躺在床上时常会回想在外地上大学的四年时...

  • 我只是想做我自己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 很欣赏一句话,朋友是在志趣相投的领域不经意的偶遇,而...

  • 我只是想做我自己

    在我能够决定并保证自己生存的状态下,我的事情能够自己做主。 仅此而已,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在这个婚姻关系中,我一...

  • 其实

    其实不是ta 忙,只是不上心; 其实不是ta 不懂得,只是ta 不想做; 其实不是ta 不温柔,只是没有对你温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不是不合群,只是想做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rd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