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
我们内心有一种不该有的对文字的迷信

我们内心有一种不该有的对文字的迷信

作者: 胡思乱想之 | 来源:发表于2016-12-16 10:40 被阅读0次
image.png

文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们民族的内心中就有一股神圣的力量。

从小时候懂得一些事开始,就不止一次的听到“白纸黑字”四个字,意味着无论什么事,只要用文字写在了白纸上,就是很严肃很认真的,容不得有丝毫的“开玩笑”了。

在民间交往中,双方的利益往来,也多秉承“空口无凭,立字为据”的宗旨,突出了文字的凭据作用。

一直以来,那些能识文断字的人,也无形中就拥有了巨大的身份感,像孔乙己那样落魄潦倒,依然拥有良好的自我感觉,无他,很可能就是因为他觉得他是掌握着文字的人!

在纸发明之前,要用文字把事情记录下来,很不方便,用刀刻在竹片木片上、兽皮上、泥板上。如果文字很多,所耗的书写材料也会很多,储存或移动就很不容易,因此,当时,除非是重要的事,否则,是不会用文字刻录下来的。

无形中,文字和重要的事这两者间就建立起联接,刻印在人们的脑海中,一代一代传下去,变成了潜意识认知,成了我们民族的本能一样。

后来,纸被发明出来,书写方便了很多。尤其是到了今天,得到纸张是一件太容易的事了,无关重要的事,无聊的事,都容易被人记录下来,“白纸黑字”本已很平常了,但在民间,“白纸黑字”依然拥有神圣的力量。

不信,你去观察身边,为了让自己的叙事变得更可信或观点变得更有力,人们在说到某件事或阐述某个观点时,会强调这是XX报纸上写的,或这是XX书本上写的,此时,报纸和书都具有强大的“白纸黑字”的力量。

有时,为了驳斥一个人,也会借助报纸或书本,认定人家“白纸黑字”记录下来的,还能错吗?以此达到驳斥人的目的。

我们太相信了“白纸黑字”的力量,以至于发展到了今天,到了再不必用纸来书写的微信时代,文字依然有很大的神圣性。微信中充满了大量的文字垃圾,但人们还是看见文字就信以为是真,不单自己接收了,还要转发到朋友圈。

文字越来越多,书写越来越容易,再没有了像纸张发明之前的那种天然的物理性的高门槛,把不重要的事挡在“白纸黑字”的门槛外,文字变得泛滥起来,白纸黑字也已经是鱼龙混杂了,文字本应该再难拥有像过去那样的神圣力量了,但我们依然赋予了它们不该拥有的巨大影响力。

即使到了今天,能写字的人,依然比不太能写字的人更容易变得自负。

相关文章

  • 我们内心有一种不该有的对文字的迷信

    文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们民族的内心中就有一股神圣的力量。 从小时候懂得一些事开始,就不止一次的听到“白纸黑...

  • 摒弃不该有的迷信

    看到旋风必须呸呸呸,否则会有灾祸。真是无厘头,但从小就听大人这样说,潜意识里也就形成了这个执念,不呸仿佛就不舒服。...

  • 最近关于迷信的思考

    至少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我们,该不该迷信? 什么是迷信?在我看来所谓迷信,就是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和崇拜。狭义的迷...

  • 所有要跋涉的路愿你刀枪不入

    对那些不该拥有的东西,我们应该放弃。 ...

  • 三合风水基础知识

    现代人对风水多少都是会有些误解,也有的人是会把风水当做是一种迷信,为何风水是一种迷信呢?主要是从风水学中...

  • 之外

    我不该迷信未来 像在绝望中等待

  • 2020-12-06谈迷信

    这个社会就是很奇怪,都什么时代了,有的人还是很迷信!有的人迷信鬼神,有的人迷信钱财,有的人迷信健康,有的人迷信爱情...

  • 0920 心灵的书写

    字数:750 看史铁生的文字,内心有一种隐痛。他的文字,不是写给别人看的,他是自言自语对自己说的,是对墙壁说的。 ...

  • 尊重别人,包容各种观点

    信仰与迷信的区别是,信仰使人认识到自己的本质,从而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迷信却是给人教唆一种投机心理,使人...

  • 初六习俗

    农历正月初六在民间有很多传说,但有的传说是迷信,不适合实际生活,所以,我们要从正面的角度去理解,对迷信的东西要坚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内心有一种不该有的对文字的迷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rn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