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都有哪些黄金法则?大数据来揭秘
鲁迅先生在他的《秋夜》里说:“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外一棵也是枣树。”有人说这句话很有画面感,也有人调侃鲁迅先生是为了多点稿费,运用了重复的句式。
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是“病句”,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这句话隐喻了他自己与他一样的进步人士,并不啰嗦。
文学写作具有艺术性,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特点。期待写作有成的写作新手在各种建议中转向培训班,以求得习得经验。今天有人说不用培训也可以写出好文章,那边有人说包教包会包赚到稿费。但是成功的作家就那么多,当有人愿意跟你分享写作法则的时候,在听从任何人的建议之前,应该先思考两个简单的问题:
1. 提建议的人有没有遵从自己的建议?
2. 有谁靠听从这些建议获得成功了吗?
怎么验证这些著名作家提出的各种写作秘诀?当有人告诉你,结合统计学,通过数据分析能发现写作上获得成功的真正秘诀,是不是很令人兴奋,是不是很疯狂?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作者通过统计学视角分析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而不是通过他本人亲自口述,得出结论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是“mauve”。同样,作者通过分析世界著名作家的1500多部作品及数万部网络同人小说,把写作的奥秘呈现在世人面前,对于我们写作初入门者非常有指导意义。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本书作者本·布拉特,曾任《石板》、《哈佛讽刺家》等杂志的撰稿作家,喜欢用大数据研究伟大作家的作品,也把本书中的大数据分析、论证方法应用于包括音乐、影视剧、综艺节目以及文学创作等,观点新颖。
真正的写作黄金法则有哪些呢?大数据是怎么拨开文学的面纱,让我们看到理性的一面的?
一、越简单,读者越喜欢
写作,首先要明确你的用户是谁。上写作课的时候,老师特意敲了三遍重点“你的用户是编辑”。编辑是第一个看到我们文章的人,他决定了是否录用我们的作品。那么,编辑是居于什么样的角度来录用作品呢?
大数据表明,阅读难度越低,越简单的作品,越容易受到读者的喜欢。
苏斯博士写了一本《戴帽子的猫》的童书,只用了220个单词,这本书直到今日,仍是苏斯博士职业生涯里的第二畅销的作品。“最畅销的是《绿鸡蛋和火腿》,只用了50个词”。儿童读书,插图更容易吸引到他们。一个两岁的不识字的孩子,可以看着插图理解并复述出内容。
那么成人读的书,到底复杂程度如何呢?
弗莱施提出一个公式用来测试文本的难易度,即:
0.39x(总单词数/总句子数)+11.8x(总音节数/总单词数)-15.59
计算得出结论,自200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头号畅销作品,阅读难度低于5,相当于5年级阅读水平难度。文句较为简单的作品能够吸引更广泛的读者。
移动互联网让我们的阅读越来越便捷,也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用阅读器取代纸质书籍来阅读。阅读器让阅读更便捷,也让读者习惯对于很多数据、观点拿来就可以用,以支撑自己的看法;而不是阅读难度更高、更有内容深度的、需要自己思考的严肃文学作品。
凯鲁亚克说:有一天,我将找到恰当的话语,而且这些话语将是最简单的。
阅读难度逐年下降二、找到自己的写作指纹,形成自己的风格
作者提出,少用以ly结尾的副词,越少用副词的作品,往往是作家最受欢迎的作品。
海明威的作品以简洁著称。通过验证,海明威的作品副词使用率低,比如经典之作《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名》。《曙光示真》用的副词多,评论家对此评价甚低。
同样的情况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坦贝克和福克纳的作品中也得到验证。简洁的作品更易受到读者的欢迎。
作者认为,当一个人力图创作杰出作品时,总会有意地避开使用那些会带来麻烦的词,这总是有益无害的。
过多地使用副词,使得文章作品过于冗杂,让读者分了心。
三、少用陈词滥调
重复的句式如果用得好,会产生节奏感和力量感,如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堪称英语文学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首句重复之一。
然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第二个吃螃蟹的人是模仿,第三个第四个吃螃蟹的人则仅仅是从众。语言随着时间的变化,陈词滥调也发生了变化。当时语言富有感染力的重复句式,在现代可能被视为陈词滥调,毫无新意。当一部作品积累了足够多的陈词滥调,作品就变得缺乏吸引力了。
我们学习写作,为了写出更吸引读者的作品,应当尽量避开被过度使用的句式或表达。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要“憋出”一两句金句。金句可以给文章增添光彩,生搬硬套的金句却是破坏文章的整体和谐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词,纳博科夫以“联觉”能力出名,最喜欢 “mauve”;《写作的禅机》的作者雷·布莱伯利最喜欢“ramshackle(摇摇欲坠)”和“cinnamon(肉桂)”,迈克尔·康奈利在他的7部畅销书中多次使用“nodded(点头)”。过多依赖并偏好特定的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大量的样本表明,越是畅销的作品越是避免使用陈词滥调。当然有个别作家的作品除外。
除了以上的写作黄金法则,还有那些小规则是著名作家遵循的呢?写作新手可以从中学习到怎么样的技巧呢?
一、用我们熟悉的方法写作
体育比赛经常提到“主场”这个词,哪个队主场,就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写作也是一样。用大家都熟悉的方法、语言写作,更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现在网络小说盛行、公众号文章受众甚广。直击民生问题的作品更能广泛引起关注讨论;戳中人们痛点的文章更容易被转发。
二、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写作,忽略自己本身的性别
弗吉尼亚·伍尔夫说:任何作者,只要在写作时考虑自己的性别,就无药可救了。
男女性的用词习惯不同。大数据研究发现,女性更倾向于用如“shopping”、“cute”、“boyfriend”等词,而男性更常用“shit”、“league”、“shave”之类的词。
同样的用词习惯也在文学经典和畅销小说的男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发现,女性作家用代词如“her”、“hers”“she”较多,而男性作家更多用“it”、“its”等。然而一个作家,要写一个与自己性别不一样的角色,则需要“确保自己对这个角色的思维与行动的描述能反映出角色的世界观,让他(她)开口讲他们会说的话”。
写作若是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考虑作品人物的真实性,那么作品就不足令人信服,也就无从谈到成功。从他人的角度思考,是一个作品走向成功的条件。
三、打磨标题、开头及结尾
1.好的标题是成功的一半,它让你与其他作家的作品区分开来。很多年前读过一本书,偏哲学类的,时隔多年,已经忘记书本的内容,却仍然记得书名《升沉不过一秋风》,好的标题会吸引读者打开你的作品,让他们了解到你所表达的内容。
2.避免以天气做开头。
曾经富有创意的开头之一“这是一个黑暗的暴风雨之夜……”,经过演变,成了被嘲笑的糟糕的开头。
虽然目前以天气作为开头的仍是许多作者的备用手法,其中不乏很多名家受推崇的作品仍是这样使用。
3.使用吊人胃口的结尾
《哈利·波特》有14%的章节以悬念符号为结尾。
系列作品《哈迪男孩》的章节结尾写得很有悬念,作品能保持长盛不衰,结尾悬念功不可没,吸引读者期待着下一部作品。
有些作品的结尾则是有足够的深度,引发读者的思考,升华文章的主题。
文学的艺术性与数字的理性相结合,挖掘出的写作法则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由此,我们也得以避开一些已经陈旧的观念和方式,用更好的方法写作,少走弯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