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浮光掠影
1、本来打算休息一天,感受劳动者的节日尾巴。早上七点半通知,八点半开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6025/8b9c0d5bd56e3c84.png)
2、描写一个人。某君,瘦瘦高高的,相貌堂堂。主持会议,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统筹各方面工作,条分缕析出重点、可能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就在与会人员全神贯注的时候,他咽了口吐沫,扶了扶金丝眼镜,端起水杯。这时手机响了,他放下杯子,点开接听键。
人们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服务员先给某君添水,再一个一个倒水。有人借机出了会场。
接完电话,继续开讲。人们又睁大眼睛,凝神屏息,边听边记。
“那是哪个单位的,怎么就一个人?”,某君忽然发问。人们都扭头看向视频屏幕,屏幕定格在一个画面。
“某单位上午在开会,县里有部门领导去调研座谈。”主任回答。
二、开卷有益
《论语·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千古名句,代代相传。朱熹《四书集注》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悦,其进自不能已矣。
三、碎片化也有收获
会看花的人,也会看云、看月,听风、听雨。
《孙子兵法》:“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事物的表象和本质往往有着天差地别。眼见方为是,传言未必真。而能看到的,往往也只是浮在水面的冰山一角,并不是所谓的真相。孔子:“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这是在说,眼睛看到的始终是表象,拓宽视野,看到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才能阅尽世事。
认知,是人与人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学习其实是一件反人类的事情,但是人类是可以驯化的,而这个驯化就是习惯。
天气:晴。南风2~3级,14~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