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6日 何妍静/文
书,就像是你的一个为朋友,与你共同成长;书,就像你的一位老师,为你解疑答惑。在阅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我能感受到于老师满满的教学智慧。今天的读书会,我们一起品读和研讨了254页《探索——“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实验的实施》。在本章节,于老师给我们叙述了他用了五年时间探索出来的几条有效途径和找到的几种可行办法,去解决“教学计划怎么制定?”“课怎么上?”的问题。
利用生活本身提供的言语交际的机会和素材进行说写训练。在这小节,于老师举出了三个例子。第一个事例是班主任邓老师生病了,利用这个看望的机会,于老师指导学生写好慰问性。第二个事例是学生拾到巨款,交给校长,于老师把装钱的提包拿到课堂,并让学生想个寻找失主的办法,学生写出“招领启事”并找到失主。第三个事例是学校周老师热心助人,校长收到了表扬周老师事迹的表扬信,要求学生访问周老师后把事件写下来。这些事例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像“慰问信”、“招领启事”,多数学生都不会写,老师相机指导下,把握这些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和内容很有必要。
创设言语交际的情境,进行说、写训练。创设情境在语文课堂中是常用的技巧。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无时无刻都有适合学生写作的事情发生,因此创设情境就成我们语文教学上的一大法宝。于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名来找于老师开会的阿姨,让学生学会转述。学生形容阿姨的外貌,讲述阿姨找于老师的事情,最后还把这件事请写下来。学生在于老师创设的情境中语言得到了有目的的训练。于老师还创设了文教局食堂孙师傅不懂用轧面机的情境,搬来轧面机,让学生去读说明书,理解轧面机的操作方法并实际进行操作,再把使用方法跟孙师傅讲述一遍,最后还把这件事写成一篇日记。这样设置的课堂,处处都是语言的训练,老师不用长篇大论地说,学生有目的地吸收语言,表达语言。
很多时候,学生习作难,还因为他们不知道要写什么,为什么写,写给谁看,所以就变得无从下手。如果有事件的铺垫,有情境的代入,那么学生就有了写的理由和读者,提起笔来就容易多了。写作离不开生活的体验,体验过了,感受过了,语言自然就有了,再写下来就不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