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于女儿这学期的课文《少年闰土》,得以再次重温了鲁迅的《故乡》。这次读来,由于有人生阅历的加持,较以往有了更多层的感悟。
少年闰土是对故乡的节选版,如果只读此版本,必然会误读原文的深意。读者从中只看到一个阳光有力的乡村少年,活在无忧无虑的有趣世界里。这种节选于小学生而言,也算恰当,更多传达的是有趣有味的生活,让人充满希望。
但全文版则截然不同,少年闰土的部分,完全是为了后续的行文铺垫,凸显生活的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等变化。从闰土与迅哥儿,到老爷与下人的关系转化,就能看出这种端倪。从豆腐西施的巧簧如舌、颠倒是非,来窥探世间的以利为利的本质。
然而,这种转变并没有抹去生活希望,这在全文的水生和宏儿两个新生代上寄予了希望。于是,引出了那段经典的结束语。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诚然,人生心存希望,总会激发存在、奋斗的动力。若希望全无,则人也会周身乏力、了无生气,没有了前进的方向。
借此文章,自己也搜索了自己脑海里的残存记忆。离开故乡去往城市的生活,是在自己10岁那年。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汽车颠簸了两个多小时后,才到达了当时的目的地。眼前的景象新奇、繁华,让人目不暇接。即便这种繁华也不过四五层楼的高度,但对于孩童的世界,仍会泛起不小的涟漪。当然,记忆中也伴随着晕车的记忆。
城市的生活自然有许多新奇之处,就连游戏机厅都比乡下的高级许多,新学校的校舍也整齐划一,同学也新潮时尚,穿上了皮凉鞋,远远好于那些把脚皮磨破的塑料胶鞋。
然而,过去了许多时光后,自己仍然怀念乡村的生活。这些怀念里,有儿时的最初玩伴,老屋里的猫,以及烤地瓜、老屋后的林子。仔细想来,也说不上具体的原因,也许就是人生初来乍到时,留下的记忆更鲜活,又或者是乡下的人儿更为单纯些,那些快乐也更原始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大学、工作等等,自己对周遭的世界看法也蒙上了一层灰色。这些阴霾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自己对人或事的判断。一度也觉得人世更为势利和险恶。
然而,一旦有这样的念头,我们就会失去内在的力量与动力,任何事都提不起劲。直到阅读面的拓宽,我们得以打开另一个世界。另一个跨越时与空的世界,我们与那些大写的人物,闪着光芒的人物相遇。他们的如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更为重要的是,让人的内在力量油然而生。
鲁迅的心存希望是好,寄托于下一世代也不至于让人绝望。但更好的是,从当下做起,问问我们自己,想要给这个世界传递怎样的声音?
也许,每一个个体声量微弱,但聚沙成塔、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水滴汇聚成川。希望不在于别处,就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培育内心的力量,让勇气再次得以声张,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面对生活的真相,我们不仅要热爱,要拥抱着它共同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