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和姐姐 姐夫还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一起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车子驶入乡间小道,心中一股莫名的兴奋与渴望,“近乡情更怯”那感觉就像要见到久未谋面的恋人 。终于到家门口了,出来迎接我们的是80高龄的奶奶,奶奶鹤发童颜,笑容满面,看来身体还不错。在奶奶家小坐片刻,就来到和奶奶家隔两排房子的我爸妈家。
打开门,院子里的一幕让我又惊又喜。惊的是:爸妈常年在外,院子里竟荒凉至此!喜的是:院子里虽没有人居住,但是那一群可爱的生灵们并没有让院子感到寂寞。你看:在院子的左边,是婶婶开辟的一块菜地,种的是时令蔬菜:辣椒、豆角、茄子、青菜。。。。。。长得最旺的要数那一片辣椒了,一颗颗修长挺拔,叶绿果肥,大大的辣椒挤挤挨挨,好不热闹。院子的正前方是一块砖铺地,久未居住,小草从砖缝中挤出来,伸展腰肢,舒舒服服的铺满了整块砖地,自由自在,真是“映阶碧草自春色”啊。在楼梯和房子的空隙里,竟然倔强的生长出一颗小树,长得有食指粗细,奶奶说她曾经试着拔过一次,可是实在拔不动,就不管它了,姐姐不信,去试试,果然没拔出来放弃了。我没有理它,在没人居住的院里,有一颗小树照看着院子,并给院子增添绿色,这何尝不是一件乐事呢?
走出院子,大门外面的景象更是让我感慨万千。家门口是一块自留地,前几年有人种树木,所以一大片全是密密麻麻的树木,一到夏天便遮天蔽日,密不透风。可是现在那一大片树木已经无影无踪,改成了别人的承包地,因为天旱,竟是一大片光秃秃的土地 ,孩子们在城里憋久了,来到乡间,就像脱缰的马儿在自由自在的玩耍。我信步来到自留地的南头,儿时的记忆潮水一样汹涌而来,我好像又看到了那个挎着竹篮到地头割猪草的小姑娘,那一次,我一个人来到一片草势长得最旺的地方,只管埋头割草,突然一抬头,唉呀妈呀,前面竟是一片坟地,短暂的发呆之后,撒腿就跑,辛辛苦苦割得草也忘了收,一路狂奔到家,竟然跑的大汗淋淋,害的妈妈直问我发生了啥事。唉,就是到现在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啊。 再有就是在打谷场上的事了,麦收时节,打谷场上是最热闹了,那时不像现在一切自动化,全村人轮流使用一台打麦机,打好的麦子在傍晚时团成一堆,我干的事就是看麦子,这可是我最爱干的事了。金灿灿的夕阳下,我在麦堆旁铺一块凉席,躺下,享受着凉风的吹拂,看着蓝天上的白云你来我往,唱着我最钟爱的歌曲,那一份惬意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啊。。。。。。
“妈妈”,哦,孩子们在叫我,我回过神来,转身,抱住儿子,离开。
中午,奶奶要给我们包饺子。奶奶年龄大,我和姐姐还有婶婶一起动手,包了满满的一大盘。我们一遍包,一遍唠嗑。说说生活,说说工作,说说孩子,说说远在广州的爸妈,孩子们不时过来捣乱,包出了富有创造力的饺子,奶奶微微笑着,看着嘻嘻哈哈的孩子们,享受着温馨的时刻。想起年轻时候的奶奶,那手艺绝对全村有名。奶奶包的饺子,蒸的卤面条也是我的记忆中抹不掉的。每逢周末回家,都会吃到奶奶的蒸面条或者饺子,那舌尖上的味道至今难以忘记。
虽然舍不得奶奶,舍不得家乡的青山绿水,但最后还是要离去。
回来的路上孩子们一个个很兴奋,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又到一个村庄,房子很破,破砖烂瓦随处可见,我突然想,我生活过的村子和这里没两样,为何我独独对这里情有独钟?没错,这里有家的味道,这里有爱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