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分别二十多年的两个初中同学飞过来,闲七碎八地聊了很多,唏嘘岁月,感叹生活。
其中一个同学初二选择了退学,考中专,通过了造价师考试,现在老家市区建筑公司任职;一个同学复读一年,读了专科后,考了公务员。两个人在老家的城市,都是中上收入水平,两套以上房产,各自过着基本满意的生活。二十多年以前,我们都是农村里衣衫破旧、面带菜色读书的穷苦孩子,曾经以为考不上大学就只能出劳力打工,或者种地。事实是,他们的生活并没有比考上大学、离开家乡的我差,反而有着靠自己努力拼成这样的成就感。单从成就感这个维度讲,他们超出了我。在他们的认知框架里,我应该比现在的成就更高,因为我是他们眼中的学霸。当然,他们衡量成就的维度跟我不一样,就像我的亲戚朋友,非常不理解我为什么放弃了教师这么好的工作而去企业打工,为什么就是不考公务员。
但是,站在二十年后,回首稚嫩如白纸的自己,我有太多的话想说给自己听。
— 1—
少年,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自我提问:你现在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二十年前,我给自己的答案是:自由。
其实,那个时候,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由。
在那个小学、初中没有电视的年代,除了课本,我了解世界的方式只有看书这一种,看的是破了皮、断了页的连环画,和各种卷了页的武侠小说,都是村里大一些的孩子传了N手以后的残存。那个时候看这种书,都是偷偷地背着大人的,看完就藏在各种角落里,再流传到不知道谁手上,彼此之间并没有交流,因为同村里能一起上学的孩子本来就不多。到了初中,接触的课外书也很少,总体只有两类:纪伯伦之类的散文诗,和《庄子》之类。
现在来反观这段读书经历,受害匪浅。
一害在时节不对。在自己没有相应的社会生活经验和知识框架基础的时候,对书的内容理解偏差巨大。比如当初的我,在武侠小说中只能看得到“快意恩仇”的江湖,潜意识里沉淀下来的是秘籍思维;对《庄子》的理解,则只有“逍遥”二字,以及梦蝶的迷思,和“子非鱼”的诡辩。
二害在方式不对。只是独自读书,没有交流,自我潜意识里已经偏差,却丝毫不自知,更没有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举一反三这类思考框架,导致走了偏锋,就更加不合群,反而制造了虚妄的优越感。
三害在视野狭窄。书少,内容单一,读来的书更是一知半解,无法领会书的精华,只留下了虚无的感觉。再结合着课文中了解到的李白的浪漫、杜甫的苦难、苏轼范中淹的颠沛流离,更加重了对自由的向往,走进了自己毫无自察的乌托邦。由此,我在青春时代对“自由”二字的理解,就是自由自在这一层意思,而没有“自律者的自由”、“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层意义。
少不习老庄,确实是这样,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理解力。
现在,我想告诉二十年前的自己:少年,你想要的,应该是富足。
首要的是精神的富足。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框架和思维体系,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思考者、行动者。
其次是情感的富足。与世界友好相处,有自己亲爱的家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纵使彼此之间因为各自性格、认知不同,也能彼此尊重个体的精神独立,温柔而坚定地爱着TA们;有几个精神契合、情感相合的朋友,不需把酒言欢,也能畅快交流,即使相隔万里,也能情感互通。懂自己,爱家人,友朋,与世界和解。
而这两种富足的基础,都是物质的富足。不要低估自己的欲望,不要高估自己的承受力,不要一昧追求理想的浪漫,不要鄙视任何物质的存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适当地用物质满足以实现精神追求,是最合理的生活状态。
— 2 —
多维度建立知识框架和能力条线
少年,千万不要着急,不要被别人的焦虑传染。要用长期主义的视角,正确看待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在20岁的时候,能有这种理解就太让人兴奋了。但是,人不能越级进化,只有经历过,才能有领悟。为什么很多人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懂得,只是表面;践行体认,才是真正的生活。
我现在重返20岁,我的人生规划可能会是这样:
20岁之前,就是课堂学习的时代,学到多少已成历史;
20岁-30岁的第一个十年,可以有三到五次选择,根据自己兴趣尝试不同领域,因为我并不知道真正的兴趣到底是什么,如果已经很明确,当然最好。在第一个十年,最重要的事情,是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和知识框架,用系统级的视角,强迫自己进行深度思考,并把知识框架内化出能力条线。学习就是滚雪球,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初步建立起知识网络,触类旁通的感觉就会经常闪现,雪球也就越滚越快。
30-40岁,确定自己的行业领域,坚持长期主义进行深耕。这个黄金十年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浪费,能不能弯道超车,就是这个时期的结果。黄金十年,我给自己的关键词只有两个:目标,坚持。
40-50岁,高速时代,行进的速度基本稳定,不再是拼速度的时期,甚至目标都已经内化成理所当然的固定存在,可以稍放慢脚步,保持足够警惕就可以了。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事情已经不是目标,而是把上半生的知识框架进行重新梳理,用思想检索法,寻找知识网络里哪些是沉淀,哪些是悬浮物,哪些还可以延展构连。
50岁以后,给自己一个富足轻快的生活方式,物质让位于精神,可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建造宫殿了。至于建造宫殿的材料是用泥土,木料,还是理石,宫殿建多高、多华美,好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它建起来。
— 3 —
成就=选择*正确努力
回首20年前,我并没有选择。
小学到高中,就是在家乡的几十公里间读书、回家,去哪里、做什么,都没有选择的空间;读大学,理论上可以有选择,但是懵懂如我,其实只有一个选择,竟然没有任何犹豫。当时对于自己这种性格沾沾自喜,现在反思何其鄙陋。
我现在要郑重地告诫20岁的自己,哪怕自己再有主见,一定要想尽办法创造选择信息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
这些都是选择信息源。读书量,与人交流量,已有成就的老师朋友,这些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信息来源,可是当年的我毫不重视,一味坚持自己才是对的,非常可怜。
在选择信息源上,每个人都会有两个敌人:自负的成见,突破的勇气。年轻人多自负,自负多会形成成见,外面的声音充耳不闻,别人的意见都是偏见,把自己缩在窄巷里,就是最大的失败。即使自己觉悟了,需要听取别人的指导意见,却还不愿突破,阻碍在于那可怜的、微小的脸面。
选择大于努力,千万不要让自己陷入只有一种选择的境地。
单拿选择大学这一件事来讲,当年的我只有一个选择,现在来看则有至少三个维度。三个维度的核心在于,你选择加入什么等级的价值网络。
维度1:城市。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前景、资源、机会、圈层信息,越偏向于北上广深,其量级自然越大。
维度2:行业领域。我在当年的老师和亲人的信息来源里隐约感觉,最好的选择是当老师,其次是律师。信息源是多么重要啊。
维度3:校圈。如果一个城市只有一个大学,最好还是不要选了;如果一个大学旁边,还有几所同等级的学校构建了大学城,或者旁边有清北名校,这该是什么样的生态?
选择,是分内外的。对外是资源和信息的选择,对内则是自身兴趣优势的选择。我很崇拜某个伟人,但自身没有对政治、军事的兴趣,更没有这方面的优势,那崇拜就只是一种情怀。
选择之后,必然是努力,要不然只是妄想。
多年来,我一直被“天道酬勤”误导了。别人取得了让人羡慕的成就,就是多加班、多付出得来的?那为什么很多人辛苦干了一辈子,还只是普罗大众的一分子?努力,是必须;正确的努力,才是核心。
最后的话
看着年少的伙伴,过着幸福的生活,自己当然为他们祝福。生活不易,没有什么岁月静好,不是用努力得来的。
只是,自己还有太多遗憾,为什么当年的自己不明白,现在看起来这么简单的道理呢?
人不可以越级进化,但可以自我革命,快速迭代。
谨以此句,致敬二十年后的自己。
微信公众号:拾阶 01fae05a04786ba80121985c4fcc8e.jpg@1280w_1l_2o_100sh.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