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个老师,在大专教书,他就特别擅长讲故事。他与人聊天的时候,时不时就会说出个小故事,让人思考,或者让人捧腹。
有一次,我们聊起古代的机关术哪家强,他随口就给我说了一个故事。话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三个工匠名气最大,一个是鲁班,一个是墨子,最神秘的是偃师。他们约定每十年都要派自己的弟子比试一番,比什么呢?就比机关人偶。
这个习惯一直流传下来,一直到了北宋。这一年,正好又是比试的年月,三个年轻人互通了书信,约定了时间地点,便各自启程了。
鲁班的后人最先到,他看见约见的房子很破,便用人偶翻修房屋,他的人偶大开大合,非常实用。墨子的后人正好也来了,他派他的人偶去打了几只动物,作为几人聚会的吃食。最晚到的是偃师的后人,只见偃师的后人背着大包小包的行囊,而他的人偶穿着披风,戴着头罩,却什么东西都不拿。
于是他们就问偃师的后人,为什么要这样。偃师的后人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人偶太金贵,为了比试才拿出来,平时都不让它做任何事情的。”
鲁班的后人和墨子的后人一听,觉得偃师一脉已经衰弱,没有任何气候了,便嘲笑了他一番,而偃师的后人似乎也已经习惯了,只是挠了挠头。
既然三人都到了,墨子的后人提议,大家先吃喝一番,再行比试,三人都同意了。于是三人围着桌子坐下吃喝。
酒足饭饱之后,墨子的后人站起身说:“吃饱喝足,做个饱死鬼,你们就把机关人偶都交给我吧,我会帮你们发扬光大的。”说完,偃师的后人就趴在桌子上一动也不动了。
这时鲁班的后人才发觉不对,口中吐血不止,掏出腰间的匕首要斩杀墨子的后人,可已经没有了力气,也倒地不起了。
墨子的后人狂笑不止,就在这时,他觉得腰间剧痛,看见自己的肚子上有刀尖冒出,他回头看身后,才发现偃师的人偶摘下了自己的面具,露出了一张有血有肉的人脸。
我听完故事,大呼过瘾,觉得真是脑洞大开,我以为他是早有构思,于是问了他,可谁知道他其实是即兴表演,这可真是惊掉了我一地眼珠。
长时间接触之后,我发现他不仅仅是说这类虚构的故事厉害,说历史故事更是厉害,这种既轻松,又能让我增加知识的方式,让我觉得特别有趣,所以也难怪他一个艺术系的老师,却能被许多历史系的学生追捧。
会讲故事,就能够把一个抽象的事情变得具象化。人的大脑都会追求“成像”,而一旦一件事成像了之后,便能牢牢的扎根于人的脑海中,这便也是记住了。
古希腊的时候,有一位哲学家去参加一次贵族们举办的酒会,出门前他虔诚的向上帝祈求平安,然后就去了。酒会举办到了一半的时候,有一个农夫到酒会门口找他,告诉他家里出了点事,让他快些回去,于是他没有等到正餐上桌便急忙跑了出去。结果哲学家回到家,发现他晒的麦子被不知道哪儿飞来的鸟吃了许多,正当他懊恼不已的时候,一声巨响从酒会的方向传来,他便又匆匆赶回酒会。
举办酒会的楼房顶坍塌了,把所有参与酒会的所有人都压得血肉模糊,会场门口许多贵妇和孩子在哭泣,他们不仅失去了亲人,甚至连他们的尸体都分辨不出来。
这位哲学家是参会的唯一幸存者,他觉得他有义务帮助这些贵妇们把丈夫的尸体分辨出来。于是他根据他走的时候,记住的会场每根柱子下站的人数和参会的人的衣饰,把所有的人都分辨了出来。
这就是“记忆宫殿”记忆法的雏形。记忆宫殿记忆法的做法,大概就是在脑海中,想象一个空间,里面可以有桌子、椅子等等物件,然后我们可以把新知识用各种方式与这些物件联系起来记忆,这样的结果就是当我们想象我们回到这个房间里,看到这些物件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回忆起之前记忆的那些新知识。
而故事为什么能让我们印象深刻呢?原因和记忆宫殿法有些类似,一个好的故事会营造许多读者熟悉的场景,而这些场景会让我们对故事中原本不熟悉的知识产生联系,从而发生记忆。
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故事能够给予我们新知识的原理了。而人们对故事感兴趣的最主要的原理,应该是我们的大脑通常都会对“经验”感兴趣,因为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进化”的过程中,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涉取经验足够多了,才能避免各种危险,所以经过成千上万年的衍化,所以当人们听到故事的时候,基因里就通知大脑:“喂,起来吃饭了。”然后我们就如饥似渴的去寻求经验。
当然,有的故事也并不那么有趣,那可能是作者用了太多我们不熟悉的词句,以及没有给予足够有用的经验的原因吧,所以我们在看那一类的故事的时候,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