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Rox去遇见博物馆参观了《遇见古埃及:黄金木乃伊》的展,揭开了古埃及的神秘面纱,领略了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今天有很多小朋友们组团来看展,前半段我们跟着一群小朋友听了讲解老师的讲解,在展品介绍和语音讲解之外,从孩子的视角学习了这段历史。
我们非常幸运,跟着的这位讲解老师不仅仅讲解展品,她还讲解了古埃及、希腊、罗马文化的不同,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孩子们记得这些内容。
我在一旁也听得津津有味,还一度拿起手机疯狂地做了笔记,毕竟来都来了。
比如如何区分古埃及和希腊的人像(上图),比如古埃及文化没落的表现(下图),比如根据头上顶的东西的不同区分不同的神……
除了和展相关的内容,讲解老师还告诉了孩子们参观博物馆的方法,我也记了几条,分享给大家,这些成年人逛博物馆也用得到。
第一,在博物馆要看实物,看文物,看到真实的东西更容易刺激大脑。
因为人太多,讲解老师有时候会拿着iPad演示图片讲解,讲解后嘱咐孩子们认认真真看实物,实物比照片精彩得多,看照片是不会激活大脑的。
我也觉得听讲解老师讲解后,再看实物会更加关注细节,这是图片上不能真切感受的,更是平时看展不会关注到的。
第二,看文物时,先找共性,再找个性。
比如橱窗里一排文物,可以先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共同点是这些文物在不同背景下的传承。再看不同点,文物和文物之间的差别是什么,这些差别代表了什么。
我想了想,过去我也看了很多展,但是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只看到了个性,没有找寻其关联性,以后看展可以更多的找一下他们的共性。
第三,知识是可以迁移的。
讲解老师和孩子们介绍尼罗河对古埃及的重要性,从尼罗河的发源讲到汇集处的三角洲,最后说我们知道了尼罗河对古埃及的重要性,就可以知道长江、黄河对我们国家的重要性了。
对孩子来说,不但看了古埃及的展,还让孩子们学会了知识的迁移,这个讲解老师太棒了!
在博物馆看展,除了学习了古埃及文化,了解了宇宙众神,还学习了逛博物馆的方法,今天太值了。
这一次看展,我又一次体会到去博物馆看展,如果要花钱租借语音讲解器,不如找个讲解员细细讲解展品(大写加粗强调,来都来了)。大多语音讲解器是激活装置,它在讲解时我连展出藏品都对不上号,最后也就囫囵吞枣地看完了。
而且,数字化时代,藏品旁边都会配有二维码可以线上看介绍听讲解,这个更加方便,还不花钱(bushi~)。
在博物馆看展,首选邀请讲解员细细讲解,次之主动扫二维码看讲解(网络不好只能租借也没有办法),最后的选择是租借语音讲解器。
END
以上就是今天在遇见博物馆看展的收获。
博物馆还有遇见印象派的展出,展出19世纪欧洲绘画的流变,有莫奈、马奈的画,有机会要再去看个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