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曾响铃
来源 | 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因为“算法没有价值观”而被诟病多时的张一鸣“从良了”。3月10日,今日头条6周年庆内部年会上,张一鸣发表了一番讲话,既没有涉及具体业务,也没有给员工打鸡血,而是大谈起社会责任来。
与此同时,今日头条员工转发的一张图片也在朋友圈热传,图中显示,头条系产品代表的是“更多人的美好生活与更大的世界”。
如果说什么互联网产品与用户接触最密切同时最能影响用户,内容领域无疑是其中一员,作为当前内容领域的一哥,今日头条谈起社会责任来并不意外,毕竟能够被监管部门多次约谈,足以证明其内容传播的影响力。
而看起来,员工的转发行为也表达出对今日头条“价值观”的认可。那么,通过内容直接影响人的互联网内容大户们,对待同样是“人”的员工个体是怎样的?大谈社会责任背后,它们对员工的责任如何?
在金三银四的“求职季”热门时间里,我们通过职场社交软件脉脉匿名频道新上线的“什么公司值得去”专题,试图一窥内容大户们的“员工责任”究竟如何。在脉脉该功能中,所有对公司的评价都可以是匿名的,保证了吐槽的“真实心声”,没有压力的环境更能反映出公司的雇主环境真相。
本文将专注于今日头条、微博、UC优视、抖音、快手、爱奇艺、优酷、Bilibili等内容领域社会影响突出的公司。
评价指标包括两部分:
1、综合评分:每个公司名目下所有评论中,按强烈推荐(5分)、推荐(4分)、中性(3分)、不推荐(2分)、强烈不推荐(1分)5个档次对每个话题下的热门评论及点赞数进行归类和统计,通过权重计算得出评分(∑档次分数*档次权重)。
其中,不是评价雇主环境好坏的问题(例如面试阶段经验问答)、灌水言论和无法判断情感倾向的言论不参与统计。
2、特征点:截取匿名用户发言的共性特点,指出该公司企业文化、工作氛围,发展趋向、薪资福利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特殊优势和特殊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一些基于个人原因而对其所就职的企业积怨颇深的员工,分析结果仅做舆情方面的参考,不能作为公司雇主环境的绝对参考,也不代表公司整体质量的好坏。且脉脉匿名评论更新很快,数据统计仅限于3月16日当天10点前。
今日头条:技术达人的加班狂热症
今日头条雇主综合评分为2.98分,在所有案例中处于平均位置。从具体讨论的内容来看,“钱多、加班、技术强”是其鲜明特征。
1、薪资高,时薪低:薪资普遍超越BAT,在总薪酬上令人满意,这与今日头条高额的营收(能支付)以及各业务线出击需要引入有经验的人才(想支付)有关。与之对应的是加班成为家常便饭,导致员工抱怨时薪很低。虽然这是互联网通病,但今日头条可能要更为严重一些。
2、应届生待遇好:普通应届生能够给到非常高的薪资,除了加班,这可能与处在快速扩张期的今日头条需要新鲜的推动力有关。
3、对算法等技术能力十分看重,同时面试体验不佳:今日头条在信息流算法领域经验丰富,并以此为竞争核心之一,对技术人员十分强调基本的技术素质,在面试阶段就采用同微软一样的方式。不过,可能是由于面试官本身的问题,面试的体验并不佳。
微博:慢一点,再慢一点
微博和今日头条在内容领域互怼,在雇主特征上也截然相反:钱少,加班也不多。得分在几个案例中较低。嘴上说不喜欢加班的互联网人,对没钱更不喜欢。
很多员工认为,微博适合养老不适合打拼,特别是微博从业后,很难再适应BAT的环境。薪资被各种吐槽,但总体上与不加班有关,毕竟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就如同国企的朋友们一般不谈收入只谈生活一样。不过,这不代表微博工作气氛很好,一些员工表示微博的气氛一般。
微博作为社交领域最早的成功产品,其影响力十分巨大,但一直未能得到爆发式的进步,反而经常陷入各种商业化质疑当中,在匿名评论中体现出的某种激情的缺乏或许也是因素之一。
UC优视:裁员动荡中大佬余威犹在
UC曾经是内容领域的一哥,震惊体虽然广受诟病,但也算开启了内容领域繁荣的征程。不过,受裁员风波的影响,不少匿名者都表达出不推荐来UC的看法,毕竟,进入处在动荡期的公司并不太明智。
关于UC的讨论大多数集中在裁员这件事上,不过从中也能看出一些雇主特征。
1、员工归属感一般:虽然传闻的裁员补贴很高,但不少匿名员工表达出的言论也反映出它们毫不留恋的心态,总体而言就算没有裁员,归属感也不强。
2、受阿里大树荫蔽,UC仍有较强的影响力:在广州的人才市场上,UC十分有竞争力,但业务上的困境掩盖了这种竞争力,例如,目前UC国际的业务仍在开拓,但一些内部员工并不看好。
快手:意外登顶了,“一人我饮酒醉”
以东北喊麦著称,被部分网民冠以低俗标签的快手,评价罕见的两极分化,中立的评价很少,推荐或者不推荐的观点泾渭分明,最终得到3.30的综合评分,在所有案例中是最高的。
1、薪资与加班齐飞:动不动40K、60K的薪资在互联网圈子里也是十分有竞争力的,且员工对年终奖评价也比较高,但随之而来的高强度加班避免不了,以时间甚至健康换金钱在快手这里体现特别明显。
2、员工同公司一体:匿名区评论少见的员工维护本公司与他人互怼的情况,快手HRBP总监甚至跑来实名澄清。这种归属感可能是由高薪资带来,或许也与快手内部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关。另一方面,出于对快手产品的不屑,不推荐入职的声音也十分明显。
3、在高工资的轰炸下,技术团队背景强悍:互联网挖人要么靠愿景和文化,要么靠粗暴的收入增长,而快手应当兼而有之。
抖音:“这锅我不背”——正在加班的HR说
抖音是今日头条“让美好的生活被看见”系列里的排头兵,对打快手。也正因为如此,当前匿名评论大多数陷于产品与快手的比较之中,关于雇主环境的评价较少,评估得分为3.05分,仅限粗略参考。
不过,这些不多的评论中,也集中反映出一个问题,或许是与今日头条一脉相承的关系,抖音的面试和HR广受诟病,普遍评价不佳,否则综合评分会上升很多。
综合今日头条的面试和HR情况,可以认为,在产品线快速扩张、大量员工紧缺,HR工作很可能超出负荷很多,导致对外形象不佳。而HR本身也是员工群体的一员,可以侧面反映出今日头条整个产品矩阵的工作强度已经达到惊人的程度,前文所讲疯狂加班再一次得到印证。
爱奇艺:我也想和你在成都唱《成都》
爱奇艺、优酷、B站是目前长视频内容领域较为知名的3家企业,其中爱奇艺据传在3月底可能要奔赴纳斯达克挂牌,且Q1用户增速可能达到20%,与之对应的是,爱奇艺的雇主综合评分为3.06分,其分布形态与快手有些类似,但企业特质却完全不同。
1、横向对比加班不严重:与其他内容互联网公司相比,爱奇艺相对而言加班不算严重,甚至被认为是养老场所,但内部员工反映加班严重,综合来看应当是相对而言的“悠闲”。
2、非一线薪酬高:加班不多,时薪高,这导致在一线城市收入竞争力差一些,但在成都等非一线城市,收入十分有竞争力,反映出其薪酬体系的相对统一。
3、业务线强于技术线:可能是由于非信息流业务,与算法等技术内容结合度不太高,只有相对简单的长视频推荐,且高额版权费用需要各种广告和会员运营来弥补,导致业务模块的重视度相对大于技术模块。
优酷:当文艺青年开始关注KPI
优酷是阿里系进军长视频的桥头堡,与大鱼号接通后,还承接自媒体视频内容运营的职责。2.89的综合评分,其点评分布同样与快手十分类似,不过快手的不推荐主要来自于对产品的嫌恶,而优酷可能来自于被收购后的人事动荡。
1、人性文化浓厚,细节到位:面试时“你在面试我,我也在面试你”的标语,在整个匿名区纷纷吐槽面试HR不专业、不尊重人的情况下,毫无疑问是“一股清流”,背后也反映出优酷某些人性文化。
2、被收购后,底层员工抱怨较多:对空降的领导和新领导带来的新文化有所抗拒,但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原有优酷的人才素质较差,空降是利好。综合来看应当属于正常的更迭期心理动荡。与人性文化结合来看,可能是新领导强调KPI引起的内部反弹。
Bilibili:内部文化轻松搞怪?不存在的
B站以其二次元文化一直是互联网一股奇特的存在,加之当年HTML5播放器代码撰写者谦谦的低薪资一度让B站广受诟病,目前B站得分2.77也与此有关(样本量不多,仅限粗略参考)。匿名评论中,讽刺性的意味比较强,反映了两个共性特点。
1、薪资很低,HR强势:可能是由于网站盈利性的缘故,B站多年来的底薪资形象一直根深蒂固,谦谦远走后,互联网从业者已经对B站心有芥蒂,而HR的强势也成为不少外部从业者的固有印象(虽然不一定正确)。
2、内部工作环境与外部网络形象形成反差:综合匿名评论来看,B站外在的二次元、轻松活泼搞怪的产品特征与内部文化是割裂的。此外,B站员工体现出某种不看好公司发展的特征,尤其在上市这件事情上。
思考及结语
最后,回顾所有案例,选取脉脉企业话题总评论数作为企业热度值,得出下图:
从曲线来看,产品的用户热度与公司的职场热度基本相符合,综合评分总体维持在3分附近。同时,雇主环境的好坏与其所运营的内容产品的社会评价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有两个反差大的案例值得细究。
首先,是被诟病产品十分低俗的快手,在职场热度也不靠前,但员工评价在8个案例中最高,令人意外。与B站一起,表明互联网内容产品面向公众的责任和价值与面向员工的责任和价值有时候是可以完全割裂的。内容大户对社会负责与对员工负责没有唯一的对应关系。
其次,是用户量庞大、社会影响广泛的微博,评分总体较低,反映出互联网群体虽然不喜欢加班,但同样对养老文化十分排斥,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看重大于身体的辛劳,这应当是个好现象。
此外,也印证了企业文化确实会对一个产品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虽然可能不像资金链那么直接,但潜移默化的进程仍然值得警惕。
(完)
曾响铃(微信ID:xiangling0815)
钛媒体、品途商业评论等2016年度十大作者。
AI新媒体“智能相对论”创始人。
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趋势革命 重新定义未来四大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杂志撰稿人,近80家网络媒体专栏作者。
“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现为“今日头条问答签约作者”、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