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天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的脱掉棉服,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冬季传染病。所以说“春捂”很重要,不是有句老话说的好吗?“春捂秋冻,少生杂病”这句话是民间成千上百年生活经验累积而成的,是为了让后人谨记气候不同要适当的穿衣脱衣,免除受伤风感冒之苦。
春捂是传统的养生之道,春捂的原则是,不捂不行,捂过头了也不行,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掌握春季养生法,才能为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春捂穿衣应该下厚上薄
春天防寒要注意好两头,照顾好我们的头颈和双脚。尤其是老年人,若在温差大的时候,过早的摘掉帽子和围巾,就容易风寒入侵,导致伤风感冒,加重颈椎病的症状。人体下半部血液循环比上半身差,容易受风寒袭击,所以春季穿衣应该注意下厚上薄。早春时节,有些年轻人为了潮流好看,过早的换上春装,甚至穿露脚腕的鞋袜,这时候寒气与湿气就会趁虚而入,年纪大了以后就会出现腰膝酸软,关节僵直,关节炎等风湿疾病。
春捂尤其一定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要掌握好春捂的关键部位:
1.头部
头部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当头部受到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容易引起头疼、感冒。建议大家在外出的时候最好是戴上帽子,在天冷的季节,晚上洗头是不可取的,因为头发没干,头部的毛孔开放着,很容易受到风寒。
2.腹部:忌穿露脐装
肚脐没有皮下脂肪,会对外界的刺激会特别敏感,容易被湿寒侵袭。肚脐一旦受凉,必定会腹痛腹泻。温馨提示:不要一味追求美丽而用自己的健康做代价哦
3.后背:晒后背输送精气
背部受凉可以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背部是我们身体采集阳气的主要部位,主管、运输人体阳气的七条重要经脉都在背部,经常晒背,可以获得更多的阳气。
4.膝关节:老寒腿让你痛不欲生
有人觉得老寒腿是老年人的特征,其实并不然。尤其一些年轻女性,初春时节依然短裙飘飘,美丽冻人。据报道,每年上海阴雨低温,很多女孩子在医院的骨科门诊排起了长队。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腿部酸麻胀痛而且有沉重感,医生说这就是老寒腿的症状。年轻美丽没错,谁来为老寒腿买单?故且行且珍惜啊
5.脚:不穿袜子使不得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话说“寒从脚起”,如果脚部受凉,就会全身寒冷,身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疾病就会乘虚而入。因此女性朋友应该要穿稍微厚一点,舒适、宽松、吸汗的鞋袜。每晚请务必用热水泡泡脚,泡脚水里面可以放艾叶,生姜等祛湿祛寒的东西总之,想要避免脚部受寒,就一定要泡脚。
春捂的持续时间:7-14天为宜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的回升总要减下来。但是减衣不能过早或过快,否则会出现没捂到位的现象。怎样才算到位呢?科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气温回升了,也得在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适应,减衣过快有可能会让他们引发一系列的流行感冒。
别觉得自己年轻,穿得少对身体没啥害处。告诉您一句:春捂是对健康最起码得尊重,您学会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