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约定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8070/d72097cb49dfe891.png)
这是正明先生最新一篇作品的题目。
文中写他与爱人携手、并肩相扶走在夕阳下的情形,情真意切,充满了画面感,也无比真诚而打动人心,难得的春山晚景图。
早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而且如果从他单位重组下岗而另谋生计那一年算起,他已经拥抱风风雨雨至少三十年的自由生活了。三十个花开花落的春秋,儿长女大,娶妇嫁夫,繁衍成大家庭,他与爱人是没有少出力流汗的,更重要的是,从来也没有歇过,脚下一直都延伸了一条道路与一程行走。
我与正明先生相识也仅仅两年前。第一次见面,他说自己是建筑工地的工人。可不是吗,确也在建筑工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且别人休息了,像冬日漫长的停工,他是不能停止的自己工作的。
后来往来得多了些,才知道无无比谦虚,最初是受着他迷惑的。
工地上看护材料,那些钢筋水泥沙石砖块,而或用过的一块浇筑板都归口于他,要细致地打理,因此,最初我留着的印象只被他说对了一半,另一半他说的有一些谦虚,除了是工人——打工之人,更重要的他是处在管理层的,是整个建材的大内总管,想来,除了耗时多,责任一点儿也不小。
我们相识并不因为这个,而是由于文字的机缘。即使人生已入秋,但少年时曾有的梦想并不会随了季节而凋零,反倒是这些年来相随阅历的积累,以及人生路上经受磨砺而拥有了许多不同感怀,更愿意让这样的意绪涌流于文字当中,随心所欲地写,也不再像刚刚执笔的时候惦念着发表,写得越来越多了一些。正明先生的文字,正是借着这样的机缘,在他面对自己功业将成的晚景时,更显风骨与执著了。而我亦自不待言。
我们协会每一次举办培训与讲座,不管讲什么,不管谁来讲,也不管会场设在哪儿,坐到最前边去的一定有正明、一定有多智、一定有春梅,这似乎已经成了铁定的事实。两年来十多次,没有一次是落空的,我的印象和记忆便也如此清晰而刻板,而且我真正觉出了属于他们心底的爱,或者一种属于一些什么的气息,这样的爱与气息和年龄没有任何的关系,反倒是年龄让它变得更为厚重而浓烈。
我们有自己的平台,用于作品的交流与展示。我一直认为,这个无比重要,一个人在写作开始的最初,难以忍受一件事——孤独,以及对自我的否定,如果恰也能够让自己的作品找到一处平台得以展示,一份报纸或者刊物,或者与时代合拍而通过传播力强大的网络平台推送,对于困境的克服或者写作的鼓励显而易见。即使时间过去了很久,想起我第一次有作品见于日报副刊的那一回经历,心中仍会充满了喜悦与自豪,那样的心动与面颊涌起的笑容即使二十年的光阴亦无法磨灭,对此我便也无比重视。
没有资金注入,目前还不能搭建起纸面交流的平台,尽管白纸黑字更容易展示出劳动成果,也更有价值感和成就感,但我们可以尽自己的努力,力所能及或也全力做好属于我们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两年来,充分发挥了这样的作用——交流与展示,最初设置的栏目多一些,想多头齐发全面开花,而到今年,似乎只剩下两个——会员新作、来稿选登,我们只为写作者的成长做出努力。
正明老师来稿多,每一次阅读和审稿,我都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他的努力,他能够消化与吸收了我们在培训时做出的经验交流,并且保持了创作的勤奋,能够在工余守住简单而朴素的生活,持续不断地输出,还有,他读书的奋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表现突出,深深地让我感动和钦佩,正是他如此的挚爱,对于文字的不抱有企图和功利的挚爱,以及许多像他一样的老师的付出,让我全力去做一些事,也鼓励我把持好自己。
团队里好有一些和我、和正明老师一样的人,我们工作繁忙、面对了生活的压力,我们正也一点点步入夕阳深处,但我们从来不抱怨什么,更不会被安逸与放弃的想法所蛊惑,我们都在努力做最好的父亲母亲、最好的打工者、最认真的职员,当然也坚守着对文字的初心,努力地做出探寻与实践。
心底深处,有一种约定,关于生命美好、以及与这片热土的约定,我们做出最为质朴的守护,与夕阳我们快乐并首,成不了一棵树,我们做一株草,许许多多绿意的草丛,也是能够表达了春天的美好。
我说,我们以梦为马、坚守初心、奋蹄征程,这有什么不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