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P2P网贷“高收益”必将成为历史

P2P网贷“高收益”必将成为历史

作者: 2ee6980a78cf | 来源:发表于2016-06-17 19:06 被阅读6次

进入正题之前,先明确一点,笔者这里所说的“高收益”,是指远高于P2P行业同一时段平均水平的收益。其实,围绕P2P“高收益”展开的讨论,早已有之,其热度之高可以用百家争鸣来形容。

在笔者看来,“高收益”之所以存在,其根本原因就是此前行业竞争无序,监管长期缺席,导致行业利率没有向市场化靠拢,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怪象。换句话说,也就是行业利率没有实现市场化的基础条件,以致于“各家有各价,看着口袋和实力来出价”。

基于此,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为什么此前P2P网贷广告随处可见,地铁站、知名媒体平台、户外公交站遍地都是,十分抢眼。此外,更有一些平台甚至不惜砸重金买天价广告。而在线上,各种烧钱补贴活动一波接一波地推出,以致于造成了P2P网贷平台看上去很有钱的假象。而现实情况是,P2P行业普遍遭遇盈利尴尬,绝大部分平台处于亏损当中,盈利平台确实为数不多。

在劣币驱逐良币之下,行业良性竞争也就无从谈起。于是,行业利率就出现了之前不断被推高的怪象,甚至让不少外行人感叹,这不就是一个“高利贷”行业么?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断,不外乎是因为其中藏有诸多问题平台,它们玩出“最高明”的把戏,许诺投资者诱惑的高收益,以换取投资者的信任,结果却一走了之。这使得不少怀着美好初心出发,一心想靠真本事赢得一片天的平台,在行业歪风盛行的大环境下,无可奈何地加入了无序的利率竞争当中。

当然,随着如今行业监管正日趋收紧、不断完善,此类“高息”平台已基本不复存在。这就是说,“高收益”本身就不为监管所容忍,这背后原因是其存在本身就不具备合理性。这就不难理解,有地方开展互金整治行动,第一时间将“高息平台”列为了重点考察对象。

其实,站在行业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许以投资者“高收益”本身就是不能持续甚至是大有危害的。

我们知道,我国经济目前已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依旧不小,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周期性考验,持续高压的经营状态,注定企业本身就难以承受高企的借款利息。换句话说,高息本身就不可持续。再者,我国目前也正在着手金融改革,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客观的经济基础也不具备“高收益”滋长的土壤。

站在平台自身的经营角度来看,承诺投资者“高收益”也是不可持续的。毕竟,实现盈利是每一个企业的目标与追求,P2P网贷平台也不例外。我们知道,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必须兼具规模化和可持续性,而后者则更为重要。由于此前的野蛮发展,很多平台盲目追求规模化而忽视了经营模式的可持续性,这显然是十分致命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绝大部分平台都普遍处于亏损状态,而许以投资者“高收益”无疑就是平台难以实现可持续性盈利的最大阻碍之一。

再者,行业监管的不断完善,也推高了平台为配合监管而提高的经营成本,如银行存管所带来的成本,就进一步挤压了平台能承诺“高收益”的空间。毕竟,平台要实现技术复杂的银行资金存管,还要全面、多维度地披露平台的相关数据信息。这就意味着,行业将更加公开、公平、公正、透明、阳光、安全,不断地向市场化竞争迈进。

正如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5年网贷行业主流综合收益率区间为12%-18%,占比达47.64%;24%及以上收益率平台占比仅为4.94%。其中,高息平台比例持续下降,而12%-18%主流收益率区间优势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未来行业更加规范健康,信披更加透明,大数据技术在风控体系的普及应用等等,行业风险定价将更加透明,行业利率必将会不断向市场化靠拢,高息平台也将难以寻觅。届时,本身就不为监管所容忍的“高收益”,自然也会被市场所淘汰,成为历史。

当然,即使“高收益”会成为历史,但可以肯定的是,P2P网贷依然可以获得比银行高的收益,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网贷平台具备中介性质、可以省去很多中间环节和成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P2P网贷“高收益”必将成为历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pv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