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和一位经常有工作接触的人稍微聊了一下。她说,平时准备工作上的考试,同时又在参加自考。
瞬间,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那种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她分享了一些备考中的一些趣事,而我对那种情景也深有感触。
她比较头疼的是英语,庆幸的是,考了两次终于达到学位分数的要求了。对我来说,考英语这一门,是属于“吃老底”,相当于裸考,基本上没看书,听说自考英语相当于英语四级的难度。
所以,也就没把精力放在英语上面。那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性报考4科的。本着只追求“及格万岁”的想法,几乎逢考必过。分数嘛,忽略不计。
关于自学考试,尤其战线比较长的,我认为用一句话形容自考这件事,是再合适不过了。那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如果中途暂停了,想要再捡起来,就比较困难了。难度等级比刚开始的程度还要大些。
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需要一些刺激和反馈,才能让学习一直持续下去。
如果学习像刷剧、看综艺节目一样,能够获得及时的享受和快乐。学习这件事,也不需要提醒或强迫,就能自发进行的事。
很多人都说,学习是好事。既然是好事,为什么你不去做呢?尤其当毕业或成年以后,可以有选择了,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去选择和学习有关的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学习这件事和你曾经痛苦的经历联系起来了,它给你产生了一种难以忘怀却又不想触碰的情感体验。即使我们知道学习是件好事,但就是不做。
被强迫做的事,要么敷衍,要么甩手不干。总之,心不甘情不愿。没有动力的事情,即使做了,也会做不好的。
唯有激发内驱力,学习才会变成自发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