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需要静下来想清楚“目标”
周日晚上十点多,堂弟找我(我们平常几乎很少电话联络),我们电话聊了约半个小时。原来是他自己想开个小店做生意,想咨询下我的意见。
经过交流了解后,最后我说“其实你自己心理已经有答案了,我不用给你建议和答案了。” “是的,我打电话问了我姐,我XX哥,还有XX,就是想看看你们对我做这件事情是否支持,还有觉得我适不适合做,过年的时候,家人说了一些对我看法,我在家里受了点“刺激”,现在加上每个月养孩子的费用,我确实很心急,想做点什么折腾一下,心想着总比打工强。“
“你现在有点慌,先冷静思考下,你能做什么,真正感兴趣的点是什么,再去选择去做可能会更妥一些。”
“好的,我确实心里慌,我再前后好好想想,我自己先冷静一下;你自己照顾好自己。”弟弟回复。
因为最近一直在感受“自我察觉”,对于咨询类的回复,我在有意调整收着点来答复建议,主要是想做一个清晰有用的倾听者,目的是帮助引导他找到他自已内心真正的声音,让对方自己做判断和选择。(其实,对方在准备问你的时候心理已经有答案了,只是想借力按下选择键,真的是施比受更有能量。)
这个弟弟今年26岁了,之前生活状态可以说得上很无序、混沌,用以前他的话来说”我只想今天吃饱、吃好,明天怎么样我不想去想。”生活往往就是最好的教科书,一边给予我们阅历,一边鞭策我们成长。从小我们一起长大,我对他算是很了解,他结婚成家后,有了小孩,我每年见他都能明显感觉到他逐渐变“乖”,脾气、心性都越来越好,真的是一点一点的在变稳当。但很关键的问题点是:他一直都不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以至于对自己的未来很茫然。
他的事情,也更加触发我,一定要明确且坚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因为我想拥有清晰有序的人生。
二、在环境中感受“不想要与要什么”
每次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事、物,我很喜欢感受一些说不清的东西,从自己的经历中、从他人的故事去思考一些奇奇怪怪的点。我一直认为:判断力、创造力、执行力、决策力这四种能力是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进行切换去认知一些事物的。
当自已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带着耐心和好奇心去尝试、去体验、去感受、去探索,慢慢得就会接近更真实有趣的自己。
如:最近买东西,无意识中有一个小习惯,会从不同的店家买2份,同一天下单,收到日期确实前后相隔好几天。对于备份意识,我也有了一个更深的感悟,生活中的小事更要注重准备A计划、B计划做好冗余备份(之前对备份思维只用于工作中)。 当我意识到“不同路径的备份思维,是我想要持续保留的”,我就会明确的把它输入自己的头脑及意识中。
三、我的人生目标
这段时间,上了3节易效能的时间管理课,在叶老师的带动下,重新梳理了自己的人生愿景后,我确定了3个明确清晰的人生目标。
1.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在工作中深度实践,先做好自我管理,再尽力帮助到团队中的小伙伴进行更好的成长。
2.拥有商业数据分析师的专业能力
在每天的工作中、生活中刻意练习,训练自己对数据的敏感度及洞察力,将学习到的思维、知识点应用到工作中。
3.画画
月初,买了三年的网课,跟着课程的安排走,学完它。刚学完第1节课,感受就是要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专心。
这是小时候的兴趣和梦想,放弃的这些年,它一直都有跟我在对话。恰好,用上弟弟去年给买的一大盒铅笔,画起来。
四、过往的探寻过程
(1)之前常问自己的问题
长线思维,长时间做一件事情的话,做什么事情最开心?
一生只做一件工作的话,最想做什么?
掉入了知识黑洞,想学、要学的东西太多 ,停下来,做减法,选最重要的事情去做?
(2)自己常会给自己的”鸡汤暗示”
1.我相信我能做到。
2.只要你想,你就能做到。
3.只要你想,谁也不能阻止你的选择。
4.只要你想改变,什么时候都有时间。
5.没关系,我是越挫越勇型的选手。
每一个清晰“目标”的背后,大都是无数次的自我寻找、自我引导、自我剥层。
是啊,你都不知道你要去哪里,怎么可能会到达呢。目标明确,那在行动中去体验、感受新的自己。
(早上看到的这句启示语“目标是关于未来的现实,而计划是根据过去经验得到的。如果你执着于自己的计划,你将失去享受人恩典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