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俩人来上海已经整整十四年了,记得特别清楚,08年8月份来的,俩人终于下定决心,结束艰难的异地恋。
我觉得我的人生可以分为两段,有孩子前和没孩子前,同样在上海这些年的生活,也是如此。
没孩子前的六年,每年国庆节,我们俩都是雷打不动要回老家的,而且每年都是坐凌晨的绿皮火车回去。
别问为啥?因为那些年到我们老家没有开通动车更没有高铁,我们也没有闲钱买车。加上假期回家的票无比紧张,能买到绿皮火车,已经千恩万谢了。
有几次没有抢到票,硬生生地先挤上车再补的站票,俩人站了整整一夜天亮到家,也不晓得那些年怎么熬过的?
而且俩人回家的目标,都无比明确:帮家里掰玉米。因为国庆前后,是收玉米的季节,也是家里需要帮手的时候。
这个“优良传统”在14年公公去世后,戛然而止了,也即是有了大宝那年后,国庆节我们再也没有回过老家,主要是有了孩子后,折腾不起了。
带着孩子回家,别说帮忙,净添乱了,地里活帮不上不说,家里人还得多伺候几个多吃饭的,想想也就不麻烦了。
哪怕我家到现在还在继续种玉米,哪怕我家每年十一前后也需要人手收玉米,随它吧,已婚已育的俩娃妈,心有余而力不足,管不了那么多了!
前几天打电话,老爹告诉我说玉米已经收完了,一半用机器,一半自己收的。我让他悠着点,能不干就别干了,说出来自己都感觉挺虚的。
我是什么时候才有自己的家的感觉呢?大概也是因为有了孩子后,渐渐感觉,自己在心里也在慢慢“脱离”我的原生家庭。
其实,内心也早已明白,那个“家”,其实已经不是所谓的“家”,那里只是有爸爸妈妈在的地方而已,有爸妈在的地方就有牵挂。虽然国庆节回不去了,但每年过年,还是尽量会回去看看的,哪怕也帮不上什么忙。
我们在故乡生活了十八年,在上海生活了十四年,这里俨然第二故乡。
今天是十一,希望所有人节日快乐,一切顺遂,都好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