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心:我所遇到的问题都是镜子,它在告诉我,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太在意别人眼中的“我”,就会失去自我,在意被贴标签,这也是值得反思的心理缺点。这也是容易被别人的情绪和言语“代入”,被代入后只要是不好的,就会内心很焦躁,轻则转念自愈,重则自我否定,阴郁颓废。
昨天不经意想到了一件小时候的事情,懊悔的同时也在自我反思。那时候不记得是几岁,和奶奶去赶集,在人流拥挤的赶集主道上,有人开车过来被堵在人群中,司机后来还在人群中没有按喇叭提示的情况下倒车,车轮从奶奶的脚上压过去了,我赶紧跑过去,第一句话却是:“你怎么不看到路走?!”,奶奶疼痛难忍说:“他突然就倒车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就感觉我们像是犯了错一样,明明奶奶被车压了,我还带有责怪的语气去质问她,骨子里有种低到尘埃的自卑。。觉得车主是有钱人吧。这个点在之前都没有深刻的去思考,现在回想起来一直以来自己是觉得有过错的,所以才会记到现在。
现在想来心疼奶奶不易的同时,也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有些悲哀的,大环境使然,留守孩子,古老的村落,在淳朴的民风之下,也不乏各种恶俗的三观,一点一滴的晕染了我的小天地。从还是几岁孩子开始就告诉我,女人就要为男人服务,姐姐就要为哥哥弟弟洗衣服,男性为尊,他们可以不用干活,还可以吃掉家里偶尔杀的老母鸡的大鸡腿。就因为他们是男孩,所以什么都是对的,而女孩以后是别人家的人,能多使唤多给这个家庭带来点利益,就尽可能压榨。
特别感恩现在,至少改变了“入众随俗”命运,一切都恰到好处,就像一株新生的小幼苗,只待我用心照料,便可枝繁叶茂,他日成为苍天大树有和不可?
想开了就释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存在的价值,父母有他们的人生,他们一辈子的使命不是为儿女服务,即便在他们眼里是为了儿子服务,但如果这就是他们有价值感的事情,这就是他们需求的,我又何故心有不甘呢?! 这个结已解,心也温润起来,过好自己的同时赡养父母,这是我的价值所在。
永远不要以爱的名义去道德绑架谁,父母或孩子,换位思考,如果爱他们,请给他们最需要的,而不是自己心里觉得好的。
末了,脑海中想到了一个词“入静”———— 入静,静中有动;入悟,悟中止;悟静,悟静入空;悟空,空中有动静。这是我需要修行的。
感恩生活中的人和事物,给我带来的各种启发,让我的心更豁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