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什么我个人觉得哲学家都是骗子?”感想如下:
就像前提错误,能推导出正确的结果(也许能,但依据的是什么就不知道了,反正不会是严谨的逻辑)?反之,以“结果论”为导向较之如何?只怕更加漏洞百出(甚至本末倒置也未可知)。
哲学家讲演绎、讲逻辑、讲辩证、讲条件的可能性……你只讲发生或已经发生。
再就像遇到算命先生,你觉得对方并没有多么神……然后你问他知不知道今天会挨打?
这里的问题出在哪呢?是哲学家本身是骗子还是算命先生都算不准?
打开的方式不对。
简单说,算命先生他预测的是未来的趋势,是根据你当前状况做的一个演绎,背后是一套系统的算法。它当然不能无所不包,也更做不到每一天会发生什么都知道。
顶多他就告诉你一个大概的时间,会遇到一件怎样的事儿,再就是告诉你可以怎么去破解。如果你非得问人家到底啥事儿呀,都有谁呀……要这么厉害,咋不叫人帮你算算彩票呢?(彩票有自己的一套系统或者叫算法,别难为人家哈,人家的主要领域不在这儿……自然也很难起作用)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比较常见,比较好理解哈(不知道你是不是?哈哈)
再说回哲学家,哲学家的核心是人文,人文和科学还是不同的。但需要明白的一点是人文和科学也做不到解释或解决所有问题。
这说的是什么呢?——任何知识都是有针对性地(主要针对某些问题)、有各自的作用范围(主要作用于某一领域)、有各自的体系构架(主要围绕某一领域进行深入展开)。
再说浅显点就是:天才,属于某一领域,而不是所有领域。
所以,是否有所明悟呢?我是说,虽然同样是尺子,但是你拿尺子去量体积……呃……明白我意思不?
这总不能算是尺子的错吧。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就是“概率”概念。
生活中其实很多人是没有这种思维的,即综合运算能力。他们的标准单一、思维僵固、物化严重,只讲所见所闻所感所知,除此之外,他们都不认同。
所以常见的就有了这么一种现象:懂的自不必多言,不懂的怎么解释还是转不过弯来,甚至还会觉得你在故弄玄虚、装神弄鬼。
换个词就叫“鸡同鸭讲”,也就是“相对价值”无效(相对价值无效并不能因此否定它就是无价值的吧)。
比如你和我讲赚钱,我和你讲情怀,你和我讲情怀,我和你讲道理,你和我讲道理我和你开玩笑,你和我开玩笑我却当真了(它们都有各自的重要性,就像“信仰只起信仰的作用”,但你不会天真的把信仰当成全知全能吧?如果是,那你把自己看成什么?一颗棋子?卑微不起眼的小角色、被操纵的傀儡、……)。
虽然,这些表面看起来是不是都有关联?甚至可以说一定有关联(更底层的逻辑是,世界是联系的。参照“蝴蝶效应”)。但是,问题是什么呢?这里面的关联性(具体、到底、究竟)有多少?
这时候用概率问题去理解就比较好理解了,即转化为百分比是多少,又或者还可以分为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然后是毫不相干(以当前认知难以联系到一块去),当然还可以是分为客观或主观……
那么,这又说明什么问题呢?
用一句话说就是:“疯狂,就是总在重复同一件事,却想得到不同的结果。”
放到当前语境中就是:愚昧,就是总想用一两句“话”(道理,“真理”,经典名言),却企图理解整个世界和人生。
哲学中很多话是不能断章取义的(这是最容易引发争议之处),甚至连“套用”都很危险(有教无类。此一非它。要明白,一件事是一件事。这并不是说经验不靠谱,而是说要慎用),至于权威更多的也在于影响力产生之后的结果(权威是后来的产物,也可以说是成就背后的光环效应,消费的是身份和影响力,它并不能说明是正确的。而且,紧接着而来的是类似于“有罪推定”的找证据,就很容易带进坑里)。
所以,培根有句话说的就是: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你可以相信时间,但别轻信权威)
这里的“真理”是需要打个双引号的。因为我们并没有无穷的时间。但难道就要因此盲信权威呢?大可不必!实事求是就好。
“实事求是”是我认为学习的最基本态度。
那么,这里存在的误区是什么,介于科学和常识之间的中间地带是最容易引起误读和争议的(大家都很模糊)。然后就是科学之上的地带(大家都还在探索中)。这两者是哲学家常被误会的主要区域(哲学家通常都在这一位置深耕,一般人不会多想,一般人也不具备那样的思想深度)。
举个播音专业的例子哈(不是播音专业的也好理解)……
其实,大家都经常犯这个错误,却又难以意识到这个错误。那就是:字的读音的精准。
不是播音专业是很难深刻体会到读音的精准性的(新闻播报员一般读错了是要罚钱的,所以比较容易涨教训,但还是难免出错),但是,它影响我们日常交流吗?并不。因为大家都在犯同样(类似)的错误。但是,这能否说大家就没错呢?一旦遇到专业人员,一听就明白了。但他会指出来吗?没必要。
对的,就是这个没必要。放到我上面所讲的就是科学的解释通常不被注意(但可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常识和共识才是自身知识结构的大部分。至于科学之上的知识就更少得可怜了(一般人连基本的知识体系雏形都没建立完成)。
而哲学跨越常识,甚至超过科学(当然,也有在中间地带攀爬的,不过科学还是入门。区别就在于基础科学还是某一领域深耕。总不能要求哲学家是全才吧?所以经常可以看见的是某哲学家同时他还是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会有倾向性),这样去理解,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了吧!
至于语言、专业术语、表达……其内核是先了解其体系再深入其具体语境,再到具体语言和表达。这个顺序反过来当然也是可行(真理的背面依旧是真理),但是,反过来的顺序很容易把人引入歧途。
想想看,凡事都用常识去理解,如果常识是错的呢?
不过,就像了解某本书的某个观点,你从目录出发(知识体系。比如从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等等)按图索骥,这样一来,错误的可能性是不是大大减小了呢?
所以,主要原因是什么,打开的方式不对。
或者换句话说,你的认知水平还不足以支撑你从断章取义中有所深入继而看到哲学家的知识体系,两者无法联系起来,自然也就难以客观地看待其知识观点。
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哲学家都有自己的“道”(通常指非人为、非物质,第三单元,第三界,比如老子的道和庄子的道,体系是不同的,包括“儒释道”也各有相通却也不同),它是体系的、独立的(作核心区分的独立,不在于外在表现形式的相同或不同)、严谨的(往往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且往往同时具有各自的倾向性(思维是有方向和半径的)。而如果打开方式错了,无效也就理所当然了。
无效就是骗吗?不见得吧!就像概率大就一定发生吗?同样不见得吧!又像相似和相同会一样吗?每天重复着昨日的生活习性,我们并没有觉察到其中的变化就能因此否定它是变化的吗(如果是这样,我们的衰老如何发生)?
网友评论